开局不利,是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困境挣扎,“说实话,我们这里的外贸到了生死时刻。”周说。
上述案例并非孤本。离此不远的周村家铭纺织内,一片静寂,“春节过后,根本就没有生产。”看门人称。
厄运同样在大型纺企发生。本报从银行方面获悉,行业不利因素的叠加下,淄博一大型纺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完成“120支——80支——40支”订单曲线的同时,其利润也大幅缩减。
这同样不是上述一个企业的境遇。“整个纺织服装出口形势不利,我们当然也不会独善其身。”兰雁集团一中层坦言。
在高青另一纺企本报也得到类似的答复,“如果明年这个时候,你还能采访到我,说明我们就挺了过来,否则就是退出。”高青一纺企的于姓国际贸易部主管笑称。
他说,去年4季度以来,淄博不少以出口导向型的纺织服装加工厂,为获取订单常常在报价上恶意竞争,进而导致无利可图甚至赔钱,“我们接触的小型加工厂中倒闭或放弃生产的占到40%靠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