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工贸易中存在一种虚拟形式的污染物转移,这种虚拟形式的污染物来源于制造代工产品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即工业三废。这些污染物被享用商品的进口国转移到了制造商品的出口国,成为了中国代工贸易背后的一种隐形成本。
有学者指出,以劳动者的低薪和环境成本为代价换来的代工贸易繁荣和GDP繁荣,并不是真正的国民财富和经济繁荣,只是一种“贫困化增长”,这种“血汗工厂”的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
据媒体报道,耐克全球运动鞋合约代工厂达100多家,包括宝成、丰泰、清禄、广荣等台商;韩商有T2、三洋等,这些代工厂散布在亚洲的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从2005年开始,掌握着耐克5.5%生产的丰泰集团就把许多中国订单转到越南,同时大规模扩充在越南4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一千多万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厂。
就在2005年,耐克全球第一大OEM厂宝成集团在越南的产能也在迅速提高。在随后的几年里,丰泰和宝成纷纷加大对越投资。可见,所谓的耐克鞋越南制造仅仅是耐克的代工企业将产能转移到成本更低廉的越南而已,与越南本身的制造能力提升并无必然关联。
中国企业已经从模仿走向本土品牌,与耐克等国际品牌的差距在缩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