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运动品牌代工贸易隐含众多高价成本 乃“贫困化增长”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2日

但是,中国则不同,在通过学习耐克等国际品牌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制造企业已经超越了代工、模仿阶段,迈向创立品牌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中国体育用品厂商还只是耐克“轻资产运营”模式上的重要代工伙伴,在福建省晋江市,就有近3000家鞋类产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年产6.5亿双鞋。
  
但是到如今,来自晋江的安踏、匹克、361°、喜得龙、德尔惠、乔丹、金莱克等品牌,依靠对耐克的模仿而迅速发展为中国本土体育用品市场重要竞争者。比如,曾经被耐克以代工合作为由“放鸽子”的匹克已经成为国内篮球运动品牌的领跑者。
  
2009年中国地区体育品牌销量排名则显示,耐克仍旧位居第一名,但是中国本土品牌李宁超越了阿迪达斯位居第2名(2009年李宁在世界运动品牌的销量排行中跻身第6位),同样是本土品牌的安踏(世界排名第8位)也仅仅是屈居阿迪达斯之后,位列第4名。
  
耐克鞋部分代工业务转向越南非常正常,对国内就业影响也有限。在运动鞋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超越了微利求生存的代工阶段,成功迈向自主品牌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越南取代中国成为耐克鞋的最大代工基地不算是好消息,但也绝不是坏消息。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5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