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德盛(香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盛)来河南寻求服装合作伙伴,看中河南省逸阳和亚辰两家企业。
“以前和德盛合作的都是一些业内权威企业,现在看中我们两家企业,说明我们服装企业的工艺、品牌和企业文化都跟了上来,河南的服装要起来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河南分会纺织服装产业办公室副主任胡婕告诉记者。
“在承接沿海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物流为河南承接服装产业转移赢得了先天优势。”河南省服装协会常务会长李刚告诉记者。
国外“一手订单”抢注河南市场
“对于服装这个行业来说,产业的转移就是订单的转移,订单的转移也是产业的转移。”李刚说。
据河南省服装协会的不完全统计,河南省承担贸易转移订单生产的企业目前拥有118家,这些企业拥有设备40330台(套),工人43600人。
河南省服装加工业承接的订单转移,不仅来自国内,国外的许多知名服装品牌企业也在慢慢抢占河南市场。
在英国百年老牌百货商店——马莎百货,最近三四年来,一直在卖“郑州造”的西服。而作为河南男装的代表品牌,渡森服饰还贴牌生产“登喜路”这一国际一线品牌。
郑州少数商场的某些国际品牌已经实现了“河南造”。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河南省服装外销加工订单也从廉价走向高端,国外“一手订单”抢注河南市场。
胡婕一连用了几个“想不到”来形容对外销订单加工价格上升的喜悦之情。胡婕告诉记者,以外销一件夹克为例,以前本地服装企业的加工费用大约在30元到35元之间,但现在,一些厂家会出到110元左右给代加工企业。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