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谋变:湖州纺织产业转型突围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9日

特色纺织业是湖州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2011年全年,湖州市特色纺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167.88亿元,同比增长39.5%,完成工业增加值32.58亿元,同比增长23.9%,位居六大特色产业之首,比上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高于纺织业11.3个百分点,特色纺织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逐渐凸显。

近日,本网记者走进"丝绸之乡"湖州的纺织产业,了解当地纺织业的现状如何,探访本地龙头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龙年伊始,湖州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就没有停歇过,刚从国外飞回就直接转机到香港,出席一个国际纺织行业的高峰交流会,“凌总希望能及时的跟上世界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加速丝绸之路的转型发展。”丝绸之路集团总经理沈顺康告诉记者。

湖州,这个自古以“丝绸之府”享誉海内外的城市,其传统纺织产业正面日渐式微的困局,亟待转型突围,纺织企业纷纷像丝绸之路集团一样寻求转型之路。

2009年起,湖州市提出的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的特色纺织业,经过多年培育特色纺织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记者从湖州市经信委获悉,2011年全年,湖州市特色纺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167.88亿元,同比增长39.5%,完成工业增加值32.58亿元,同比增长23.9%,位居六大特色产业之首,比上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高于纺织业11.3个百分点,特色纺织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逐渐凸显。

千年丝绸工业面临转型之困

湖州丝绸之路集团纺织生产车间

从钱山漾出土的丝片来看,湖州丝绸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种桑养蚕、缫丝织造的最早发祥地之一,更是古老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丝绸工业曾经长期是湖州的支柱产业,在湖州形成了一条从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印染整理到服装制作的完整产业链。

然而,随着传统工业的日渐式微,曾经的“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湖州,现在却陷入了“满村缫车今不见,茧仓库里空悠悠”的尴尬境地。

“现在丝绸生意难做,一方面原材料涨得厉害,另一方面消费市场拓展艰难,丝绸产品不好卖,如果大幅提高丝绸产品价格,只会进一步影响消费市场,生产丝绸的企业利润越来越薄。”在湖州南浔区,一位从事多年丝绸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丝绸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一步步压缩。湖州市特色纺织产业调研报告显示,2011年1-5月,白厂丝价格一路攀升,到5月份春茧收购前丝价高达41-43万元/吨,由于过高的丝价,造成2011年国内春茧收购价格过高,而当缫丝企业将春茧收购后,丝价却一路下跌,茧丝价格倒挂现象凸显。

“去年的这种情况,不但给缫丝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重创,也直接影响丝绸成品制造企业的利润。”湖州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金主任告诉记者。

“上世纪,湖州大大小小的丝绸企业有上百家,那时的丝绸城真热闹,可是现在全市做丝绸成品的企业就剩10来家,其他的不是倒闭就是转行了”湖州丝绸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湖州丝绸产业的成品制造企业有品牌优势的太少,在面对原材料的持续走高,高端品质、高端定位必须和售价相匹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材料带来的压力。

大力发展特色纺织产业集群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2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