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特殊的加工方式, “大牌” 自然有自己的如意算盘。
陈军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产品能得以标注一个好听的“产地国”;另一方面,将代工后的产品运回国内,还能节省关税。
三 “半成品”奢侈品关税难核定
他解释说,在没有完成最后生产步骤、未加商标的情况下,代工后的产品只能算是“半成品”,“半成品”的成本难以核定,因此将其运回本国的关税要比运回成品的关税低得多。
陈军告诉记者,“大牌”们对外也有很多说辞,比如,虽然只差缝个拉链,但它可以说代工国的机械工艺达不到要求,只有本国的机械工艺才能达到标准;还比如说,本国工人的手工工匠有着‘世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技术,代工国的工人水平比不了。
四 是否属于代工 消费者难以识别
陈军还向记者透露,很多著名奢侈品品牌的牛仔裤,其实主要的加工步骤是在土耳其完成的。因为土耳其的牛仔裤面料是全世界最好的,一般的大牌牛仔裤的面料都使用土耳其的,因此在土耳其代工能节约成本。
“但通过上述潜规则,最后回国装个拉链,产地就变成意大利等大牌所在国了。这一点,相当多的奢侈品爱好者是不知道的。”他说。
他说,虽然是产品代工,但由于目前各国的生产工艺、工人技能都在不断提高,一件从始至终由意大利工人生产出来的服装,和一件由中国、越南等代工国完成主要加工步骤的服装,消费者一般是看不出来差别的。
“只有个别特别高端的东西,由于机械工艺要求特殊,对工匠技能也有特殊的要求,只能在意大利等大牌所在国生产。”他说。
尽管陈军表示,“无论奢侈品在哪儿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都几乎一样,消费者更应该认同的是品牌、用料、设计等产品附加值”,但他也承认,对于那些“大牌”来说,上述潜规则是不情愿让消费者知道的,代工问题是很保密的。
“我曾经在国内到处打听一个著名品牌的代工工厂在哪儿,但根本打听不到,这个品牌的公司拒绝透露。”他说。
五 副线品牌代工国家制造
多年来,奢侈品的制造环节向中国的转移是一个有选择的渐进过程。许多奢侈品牌旗下通常都会有一些材质相对便宜、做工要求稍低的“副牌”,这些“副牌”就被最先转移到中国。
拿PRADA举例,他们主要将低端产品线放在中国来代工生产,也就是俗称的“红标”产品(红色标签产品)。产品的材质也相对便宜,真皮材质的许多高端产品线仍留在意大利生产。令PRADA感到不放心的是,近一阶段,奢侈品在中国麻烦不断,许多品牌都惹上质量问题。出现最频繁的就是染色不合格,出现掉色等现象,严重影响声誉。PRADA上市之后,面临的监管和舆论压力更大,公司不得不对生产环节加倍重视起来。
六 高销量促使品牌寻求更多代工国家
目前欧美奢侈品的中国代工厂主要集中在东莞等地,但规模并不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奢侈品牌越来越多地选择上市,每一阶段的财务压力都会越来越大,公司必将设法扩大销售终端、增加产量。由于中国制造的成本仍然相对较低,技术水平近年来提高很快,奢侈品牌会越来越多地选择代工的方式来扩大产量。
一般奢侈品在国外代工有几种形式:一种是在国外生产成品,比如Armani有七条生产线,最顶端的GiorgioArmani是在意大利生产的,EmporioArmani就有一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一种是由国外企业代工部分工序,“我曾经和一个中国企业老板去日本找刺绣工匠,后来发现跟我们合作的那位工匠,也为香奈儿提供手工刺绣业务”;最后就是完全授权经营,比如皮尔-卡丹就授权很多中国企业生产一些中低端产品,比如羽绒服、袜子。
“其实产品外包或找代工,对于奢侈品来说是有风险的,会影响到品牌的整体形象甚至公司经营状况。这种做法的确会降低成本,并有可能把低收入人群培养为其高端品牌的消费者,但也会稀释其品牌价值。”曾明月解释说,1994年前后,GUCCI就曾经把一部分外包出去,但企业甚至因此破产,“毕竟奢侈品不是快消产品,走的不应是大众路线”。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