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聚焦联动机制
王天凯指出,保持适当增长离不开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渠道努力
如果你带着功利的目的来,这里也许不是福地;如果你带着行使权利义务的主人翁意识来,推动行业进步势必带动企业发展。作为参加“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的唯一媒体代表,记者切身感受到它所传递的这一理念。
莫说参与者中许多都是分秒必争的企业家,就连奔波于“理事会季”的新闻记者也对效率格外挑剔。3月15~16日两天会程被安排得紧凑充实,首要任务是突出会员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对理事单位进行必要的增补评议。其中,对于那些会费缴纳不及时、参与活动不积极的理事单位有较大调整力度。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认为,协会服务的难度在于“需求形态各异”,领域当中的技术隔膜和应用隔膜将不同企业划定在相对局限的范畴内,完全统一步调是勉为其难的事。而行业的推广难度在于“不可独立设计”,所谓下游的强势,往往是由上游的弱势造成的,每一次行业活动都是自我宣传、扩大声势、联袂而动的机会。
协会向上要政策、向下要市场的资源整合优势,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聚合效应,各种奖项评定、项目申报、展会论坛等在会员企业中颇有说服力,且有不断延展之势。
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500强评选诞生出产业用10强之后,本届理事会首次表彰了“2011年度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评选方式推出行业技术能手之后,本届理事会首次推出“2011年度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以期用荣誉感带动归属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