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中电联:“十二五”电网智能化争达高水平

来源:中国工控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7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综述报告》(简称《报告》)。《报告》称,“十二五”期间应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建设大型电源基地外送通道,构建坚强网架。即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

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报告》提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

而我国电网智能化的发展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

其中,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将形成“五纵六横”的主网架。西北电网作为重要的送端电网,“十二五”期间,在已有的750千伏电网结构基础上,通过直流工程实现与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的紧密联系。

据悉,去年已建成投运的青藏联网工程,满足了西藏供电,并实现了西藏电网与西北主网的联网。

在坚强智能电网的具体建设中,中电联强调,“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试点应用,在系统总结和评价智能电网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和关键设备要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中电联建议应把智能电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给以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制定完善新能源、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等技术标准,推进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在考虑煤价上涨、弥补历史欠账和电力企业净资产收益率8%的条件下,2015年合理的平均销售电价应为728.7元/千千瓦时,比2010年上涨157.5元/千千瓦时,增长27.6%、年均增长5.0%。

为完成上述目标,确保电力工业规划的经济性,实现电力工业“十二五”的目标,中电联表示,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强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加大努力:

强化电力工业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电力规划管理体系,建立规划依法上报、审批和公布制度。完善电力规划研究协作体系和滚动调整机制。

优化电源结构布局,促进绿色电源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重视水电移民和环保工作,促进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尽快开工;统一核电技术路线,开放核电投资市场。加强风电统一规划,促进风电消纳,扶持推进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化,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煤电布局,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

改革与完善电力项目前期管理机制。规范前期工作程序,推行项目业主市场招标制和项目备案制。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3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