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服装专区 >正文

中国风格之舞 例外、以纯、歌力思等服装品牌的营销法则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0日

以纯的设计师们不用固定在公司上下班。公司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熟悉市场,了解市场。哪怕就是晚上他们也不允许在家休息,而要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而在国内,公司拥有数个设计中心,聘有200多名服装设计师。目前,以纯每年推出1500个款,每个设计师达到150个。 

同样,太平鸟拥有300多人的设计师队伍,每季共推出2000多个新品。  

而歌力思则聘请了国际大师JEAN PAUL KNOTT,鄂尔多斯请来香奈儿前艺术总监吉乐·杜福尔担任设计总监……  

其实,“设计师越来越老,没有新鲜血液及时补充。”中国服装设计原主席王庆说。 

显然,设计师的成长也很艰难。 

2004年,王培沂成立了Alex Wang定制工作室,“外国设计师首先得到政府支持,他们给设计师提供很多机会展示自己。” 

但在中国,“我们则要靠自己单枪匹马奋斗,而且服装市场环境一直混乱,能坚持下来已经是幸运的。” 

也因为要求苛刻,他拒绝了几次投资机会。如果投资商对设计一窍不通,或者想在设计或经营上指手画脚,这就容易违背了设计的品牌理念和初衷。 

同样,设计师与企业家的合作,也是一个业界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在美国,90%的设计到最后是失败的,只有10%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中国很多企业根本经不起风险,”柳冠中说,“我们一起来培养良种的同时,还要耕耘,改良土壤。” 

而“我们设计团队管理很人性化,我们倡导公开的工作氛围,提倡为自己的理想、为工作的共同目标去设计。”爱慕设计总监张虹宇说。 

其实,这与公司对人才、对于核心部门的关注有关。 

由此,一个人才流动性很大的职业,在爱慕却很稳定。 

其实,设计师需要更大范围的支持。 

2011年12月,红博西城红场被中国服装会指定为“中国服装新锐时尚发布基地”,中国新锐服装设计师有了自己的发布平台。 

显然,设计师成长也需要政府支持。 

比如,2007年日本提出了创造感性价值倡议,并把此倡议设为今后日本政府振兴设计战略的重点措施。

这都是为了产品竞争力。 

而产品则是时尚竞争的物质载体,是品牌竞争的第一要素。 

就如美国《纽约客》怪才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所强调的附着力法则: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 

这对于服装产业来说,即为产品吸引力。 

当然,仅仅有产品吸引力还不够,还需要个别人法则。 

这需要适应时代特色的营销法则。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6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服装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