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纺机新闻 >正文

中国纺机名城的未来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1日

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成就了以经纬纺机为龙头企业的山西省晋中市纺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目前,全市有超过200家企业从事棉纺织机械主机、配件的生产加工,从业人数达10万多人。2008年,晋中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机械名城”称号。然而,随着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扩张的逐步放缓以及产业升级的要求,以棉纺设备为主导产品的晋中纺机业,无疑将面临一次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产业优势面临挑战
  经纬纺机是晋中纺机业的标志,其前身经纬纺机厂始建于1951年,1999年经纬股份公司资产重组后,经纬股份公司排名全国纺织机械企业50强之首,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经纬纺机在全世界已成为中国纺机的一个符号和一面旗帜。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晋中这片土地上,在经纬纺机的周围,一个个民营纺机、纺器企业拨地而起,从而也形成了一个棉纺设备配套能力最强的纺机产业集群。除经纬纺机外,一些民营企业,如山西鸿基、贝斯特等也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和制造实力脱颖而出。
  纺机业已成为晋中市技术工艺成熟、装备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拉动效应明显、从业人员较多的一大支柱产业。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我国纺机行业的市场销售陷入困境,特别是占据我国纺机市场半壁江山的棉纺设备,受到的影响最为严峻。在这种形势下,以棉纺设备产业集中度为优势的晋中纺机产业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与此同时,晋中纺机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一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除经纬纺机等少数实力雄厚的规模企业外,目前晋中大多数纺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有的企业甚至只有10多人,有的企业设备差,工艺水平低,检测手段不完善,质量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二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晋中纺机企业数量虽然很多,但技术力量参差不齐,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不多,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纺机行业整体毛利率仅为14.56%,部分企业处于赢亏临界点甚至亏损。三是企业间无序竞争严重。
  面对这种局面,晋中纺机业除了转型升级,已经没有退路。
  企业自救走出困境
  事实上,晋中纺机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我国整个纺机行业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而造成目前无序竞争、创新能力不足状况的主体还是在于纺机企业本身。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三年间,晋中市的纺机企业也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和措施来改变现状。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企业自发组织了晋中纺机商会。
  晋中纺机商会是由晋中市纺机企业和业内人士组成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和民间商会组织。晋中纺机商会会长宋米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立商会的初衷就是为纺机企业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促进行业间的合作与规范以及行业的整合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商会承担着会员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及纽带作用,同时也很好地协调了会员企业间的关系,促进了会员企业的合作,减少了不良竞争。他举例说,商会成立之前,许多纺机企业老死不相往来,商会成立后,这些企业渐渐地能够坐在一起相互交流信息、探讨共同关注的行业话题;商会成立之前,有的企业为了争夺客户,不惜压价赊销,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干扰了行业的有序竞争,商会成立之后,他们提出了“交流自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宋米修说,这个理念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现在已经成为企业诚信自律、公平竞争的行动准则。
  商会成立之后,晋中纺机企业开始了资源整合的尝试。鸿基公司主动放弃了气流纺纱机的生产,把订单交给了经东公司,斯普瑞公司也把自己加工的部分零部件转给经东公司加工;孚兴纺机则放弃了主机生产,为鸿基公司生产配件。在研发方面,集群企业也逐步探索合作发展的路子,贝斯特、斯普瑞、鸿基、沪晋等企业共同合作筹建了纺机研发中心;孚兴与鸿基在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这种合作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可以说,现在晋中的纺机企业已经走上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良性发展轨道。”作为晋中纺机商会的副会长,鸿基纺机公司董事长裘永清深深地感受到商会在晋中纺机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他的企业同时也享受着资源整合带来的成果。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7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纺机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