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对朗维LR60A/AX型细纱长车的评价是:自动落纱比国产的好,价格比进口的有优势。
2008年印度Lakshmi Machinery Works公司准备在中国投资细纱机时,曾找到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咨询可行性,时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的高勇给出的结论是:国产细纱机已经非常成熟了,国外细纱机到中国来办厂一定活不下来。然而,朗维纺机公司在中国的成功着陆却让高勇不得不反思:朗维为什么会成功?经过调研和分析后,他认为,主要还是赢在专件和器材上。
据了解,朗维公司生产的细纱机80%零部件是进口,其中气动摇架是在印度朗维公司生产,与立达摇架系列一致;钢领及钢丝圈采用印度朗维“皇家”牌,钢领寿命最低3年;罗拉采用朗维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沟槽罗拉,精度达0.02 mm;采用弹簧加压的叶子板通过电动机控制可平稳翻转,减少了开机断头。
事实上,国产长车的技术性能总体上都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但正如高勇所分析的那样,关键零部件的不过关,使得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大打折扣。记者采访的几家细纱长车生产企业普遍认为,国产长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留头率的高低以及气动抓管系统的平稳等这几个关键节点上。因此,国内企业要想与立达公司、朗维公司在长车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技术水平和提高制造能力。
市场潜力虽大但竞争更激烈
无论是棉纺产业升级的需要,还是国内招工难的现实,都决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细纱长车将成为市场销售的主角。因此,国内几家细纱长车生产企业对于未来的市场都充满了信心,并且在制定今年的生产计划时,预计完成销售量都比去年提高了一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长车市场需求的增长,并不意味着这块市场蛋糕可以那么轻易地吃到嘴。
一方面,国产带自动落纱装置的细纱长车在技术性能上与进口设备相比尚有差距,还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另一方面,长车的畅销必将掀起新一轮的竞争。我国棉纺细纱短车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表现形式主要是价格战。目前,细纱短车价格低到企业根本不挣钱。每当这些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谈到这个话题时都表示非常无奈,他们说目前维持生产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能让员工有活干,尽到社会责任,而不是为了赢利。
这两年,当长车越来越成为细纱机的主流销售机型时,这让细纱机企业又看到了光明,所以,采访中几家企业的负责人都谈到希望生产企业能够自律,再不要像短车那样为了抢客户而大打价格战了。业内专家也提醒企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开发上,同行企业要在产品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竞争。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