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运动品牌的战争早已打响,2012年将更为激烈。
2月5日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林书豪是谁。不过,当这位难得有上场机会的华裔替补球员连续“得分20+外加可观的助攻”并把他在NBA创造的奇迹延续到七连胜时,林书豪一炮走红。“林奇迹”的疯狂表现在美国引发一股“美国梦”的追捧热潮,也吸引不少国内外赞助商纷至沓来。
从林书豪的争夺战中,运动品牌的激烈竞争可见一斑。耐克、阿迪达斯、乔丹(中国)、匹克、李宁等国内外企业纷纷想把林书豪作为形象代言人纳入麾下、借其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
在各大媒体上吵得沸沸扬扬的,还有乔丹和乔丹体育的“两个乔丹之争”。
2月23日,国内和国外的两个乔丹,终于掐在了一起。“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已经在一家中国法院正式起诉了中国乔丹体育公司,状告其在未经迈克尔-乔丹本人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他的名字从事商业活动。
据悉,为打赢官司,美国球星迈克尔·乔丹方面进行了精心备战。知情人透露,乔丹早在去年底就委托事务所代理这起案件,经过几个月充分准备,“已掌握足够可以证明乔丹体育侵权的证据”。
其实,球星乔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乔丹提出诉讼不久,拥有“Air Jordan”高端子品牌的耐克公司随后也对此事发表了声明,称“支持迈克尔·乔丹一直以来为保护他的品牌、他的姓名使用及他在中国的消费者而作出的努力”。
暂不论官司输赢,事实上,过去一年运动用品中国市场普遍萧条,同时随着高端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以往着重中国一线城市的一些国际品牌也着力拓宽市场,开始实施往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沉降”的战略,与很多“农村包围城市”的国内品牌形成更直接的市场交锋。
2012年,对运动品牌的考验将更加严峻。
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品牌在一线城市稳扎稳打并积极进军中国二三线城市,渗透中国各级市场;面对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形势,李宁、匹克等国内品牌更是纷纷放眼全球,杀出国内市场,向美国等国际市场挺进。
这就形成了实力不对等的交叉战。
来势汹汹
耐克集团近期宣布计划在中国上海为耐克员工建造一个面积约为60万平方英尺全新集中的大中华区总部。新的大中华区总部将坐落于上海杨浦区的“尚浦领世”——该项目已经于2011年6月破土动工。
据悉,耐克公司计划在2014年第一季度迁入新总部。耐克集团副总裁、耐克大中华区总经理齐凯歌表示:新总部不但将全体上海员工和耐克集团旗下各品牌集中在同一区域一起工作,而且使公司的办公设施和运营能力得到提升和扩充。
新大楼的背后是业绩的荣耀。
耐克美国时间2011年6月27日发布2011财年业绩显示(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大中国区市场,耐克实现销售收入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撇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6%。耐克大中国区息税前利润(EBIT)为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同时,耐克也公布了2011财年大中国区市场第四季度的业绩数字,收入为5.64亿美元,同比增长21%,撇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6%。在未来订单方面,耐克大中国区计划2011年6月到11月发货的产品订单金额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5%,撇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2%。
耐克表示,由于零售网点增多以及单店点同比销售额增加,大中国区2011财年第四季度增幅较大,在产品方面,耐克称除了足球和女子训练产品,跑步、运动服装、男子训练等主力产品的销售额都实现了二位数的增长。
有新居的不止耐克。
2012年1月11日,上海地区最大的运动品牌旗舰店——阿迪达斯上海品牌中心“魔方”宣布开幕,继三年前阿迪达斯在北京三里屯开设首家品牌中心后,如今“魔方”的开业使得中国成为阿迪达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品牌中心的国家。
在阿迪达斯上海品牌中心“魔方”内,阿迪达斯将展示和销售旗下全线产品,为上海消费者带来“全倾全力”的全方位购物体验。
除了强调什么都有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阿迪达斯开始有了新的选项——比如,Adidas Is All In。这是2011年3月16日阿迪达斯开始启用的新Slogan,它翻译成中文是“阿迪达斯全倾全力”。
阿迪达斯日前宣布,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营业利润大幅增长,从去年同期的5800万欧元猛增至2.6亿欧元。分析人士表示,阿迪达斯中国区受春节长假和库存减少刺激,今年业绩预计也将好于上年同期。
2011年3月2日,在国内品牌普遍下调利润和店面发展速度的大背景下,阿迪达斯公司宣布,2011年每股收益将增长10%至15%,总收益将由去年的120亿欧元(约165亿美元)以较高的个位百分数上涨。
面对欧盟区的债务危机,阿迪达斯仍然显得有些“无动于衷”。据悉,2010年第四季度阿迪达斯公司收益增长19%。阿迪达斯公司计划将每年股息由上一年的35美分提高至80美分,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66美分。“我们几乎没有感到任何的影响,而且发展得很好。”总裁Herbert Hainer说。
杀出去
虽然国内知名鞋服品牌李宁风光不再,已难保内地体育用品一哥之位,但无碍李宁“走出去”的发展计划。
李宁去年在美国正式开展了网上销售业务。李宁表示,对海外市场扩张策略并无改变,目前仍在探索及积累海外市场拓展的经验阶段,主要销售类别为篮球装、女装运动服及跑步鞋。
匹克也同样心仪美国市场,并把实体店开到了美国。刚刚过去的2011年无疑是匹克国际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年初2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成立子公司,年末的12月15日全美旗舰店正式启动试运营,将实体店开进了耐克的老家,成为中国本土品牌首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