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3月西南纺织市场:棉花收储扫尾 纱布内外交困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二、涤短行情一路下跌,和棉花相比较,涤短的日子也不好过。据统计,2月末,川、渝市场涤短价格为1.22万元/吨,中化纤涤短价格为1.08万元/吨。3月份中,涤短销势越来越难,价格一路下滑。3月上旬,涤短价格为1.20万元/吨,中化纤涤短价格为1.03万元/吨,中旬涤短价格跌至1.17-1.18万元/吨,中化纤涤短价格跌至1.02万元/吨,到3月末,涤短价格跌至1.16万元/吨,较上月末跌600元,跌幅达4.92%;中化纤涤短跌至0.97万元/吨,跌幅达10.20%。到此才基本进入平稳状态,但却难见反弹迹象。

三、纱、布内外交困,竞争加剧。
月内,重庆织厂片区大面积关停情况仍在继续,总体开工率不足50%,5万余台无梭织机基本停产。川内各小织布厂关停情况也很严重,对川、渝地区各单纺厂的产、销影响很大,纱线销售非常困难。据相关纺企反映,40支纯棉纱实际销售仅在2.8万元/吨左右,32支纯棉纱销价仅为2.6-2.7万元/吨,T65/C35 45支涤棉纱售价2.2万元/吨,销势平缓,多数纺企叫亏,少数纺企基本保本。困境之下竞争加剧,一是山东、河南等产棉区大纺企不定时的低价倾销,川、渝纺企原料、市场两头在外,成本高于中、东部企业,常常受到了强劲的冲击。二是由于国内外棉价巨大的差异,致使印度、巴基斯坦的棉纱进入中国市场竞争,不仅进入了浙江绍兴等市场,也进入了川渝织造企业,挤占了川渝纺企的份额。据统计,11/12棉花年度,国内又进口棉纱59万吨,我国已从棉纱出口国转变成了进口国。
  相关纺企建议,希望尽快发放棉花进口配额,进口配额主要针对出口企业,可以提高出口纱、布价格竞争力,对国内市场也可减轻压力,而进口棉纱无须配额,没有限制,对国内纺企的影响面很大,价格的冲击力也较强,希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6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