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展会报道 >正文

[第111届广交会]广交会开幕 国外市场开拓困难出口商边做边看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6日


  
  内忧
  成本高企利润微薄
  最低工资继续上涨,原材料价格反复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攀升……以往错开出现的种种成本问题,如今一下子全摆到了出口制造企业面前。压力之下,“涨”声一片已成了近几届广交会绕不开的话题,而报价的提升,则直接影响了订单量。
  
  劳动力原材料成本高企
  武汉万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罗丹说,由于成本上涨,虽然产品报价有所提升,但订单下降了近四成。与此同时,公司利润也出现了严重下滑。
  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刘韧同样反映了劳动力成本问题。“以前每月1000元出头可招一个工人,现在没有2000元人家都不来。”据刘韧介绍,为了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公司特地引进了新型模具,节省了将近一半的人力,“不过,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人手工来做的。”
  面对连番上涨的材料价格,企业的应对也明显不足。据湖北省商务厅外贸处副处长陈勇介绍:“去年棉花价格下来了,可是省内的很多纺织服装企业此前为了抵御棉花价格上蹿,囤积了不少存货,到现在还无法消化。”
  
  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也高
  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大幅上涨。一家企业负责人称:“作为小微企业,我们根本就贷不到款。银行不搭理我们,只能向当地民间资金借,月息高达2%-3%,一年下来30%左右,太恐怖了。”
  谈到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翻倍,王城和非常无奈:“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企业不得不变相涨价,对一些老客户,我们就明说了,人民币浮动太厉害,大家要共同分担风险。可这样一来,产品的竞争力肯定有影响。”
  王城和表示,他们也尝试过用人民币报价,但成功个案太少:“大部分客户习惯用美金结算,我们只好把报价参考周期拉长,用长周期平均汇率应对。”
  金德管业集团海外业务经理刘涛也表示,人民币升值为业务带来了一些损失,“还好我们是大企业,这点损失就吃掉了。不过一些小厂就不行了,连套期保值都做不了”。在他看来,现在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增大,外贸企业的压力也在相应增大。
  陈勇透露,有一家纺织企业两年来仅工资就涨了五成多,“成本重压之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连1%都不到。”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4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展会报道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