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中明介绍,仅去年一年,青岛就有超过4000家物流及贸易企业倒闭,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有些触目惊心。
“两条腿”缺一不可
除了难以遏制的成本、海运费上涨,国家政策跟不上也让这些外贸企业颇有怨言。
“通货膨胀已经很严重,汇率却还一直上涨,两头挤压企业。”安波说,现在不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而是外贸企业都还吃不饱。据透露,一些以前的礼品、玩具企业同行有不少已经停产或倒闭。
而面对国外市场的不景气,锦绣长安已经把下一步的突破重点转向国内市场。
“蒜和姜5%的出口退税从3月份开始取消了,国家虽然提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但我们根本没有感觉到。”王丽说。
除此以外,种种繁琐的审批程序、人才瓶颈等因素都在制约着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白明14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外贸环境确实很困难,连续几个月的负增长已经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的水平。
他表示,国家提出刺激内需的政策完全正确,但外贸仍然不能放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否则就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他看来,3年前我国上调出口退税,前年、去年良好的出口形势为我国一跃成为第一出口大国作出了贡献,现在的成果来之不易。而一旦放松,不止企业支撑不下去,这么多年努力拓展的市场也将失去。
白明认为,国家对企业的困难应该不会袖手旁观,但企业指望出台大的政策支持并不现实。从成本因素来讲,企业应通过“留、走、迁”减小压力,即留在当地进行产业升级、走出海外或者迁到中西部,寻找价格洼地。
对于稍具优势的产业,当地可以进行适当挽留。不占优势的产业或企业,假如在中国亏本,越南可以少赚,还是走出去比较好。以美国为例,其曾将很多业务转移到海外,但仍通过跨国公司来控制,利润还是自己的。
4月份进出口数据仍将低位徘徊
海关总署10日公布一季度外贸成绩单。对此,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是影响我国出口的主要因素。另有专家预计,4月份进出口数据仍将在低位徘徊。
郑跃声表示,第一季度我国对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出口下降了1.8%,值得关注。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等国进出口增长较快。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一季度略有顺差,并不表明贸易状况有所改善。事实上,目前国内外体恢复状况不如去年同期,预计4月份进出口数据还会在低位徘徊。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未来出口前景依然不乐观。不过,他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偏强才是“罪魁祸首”,“我们对国内沿海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企业不是没有订单,而是订单接得越多越亏。”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