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那头刮来环保风
据了解,本届海博会参展台湾企业25家,都是来自对岸纺织服装行业最前沿的高科技企业。台湾纺织业拓展会秘书长黄伟基在海博会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亚洲地区特别是大陆的生产成本优势凸显,欧美纺织业几乎仅剩机台和品牌的输出。于是,碳税成为他们的最后一张盾牌。比如法国要求进入其市场的纺织品一律须申请碳标签。
走进阵容庞大的“台湾馆”,科技新风扑面而来。记者发现,台湾展邑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带来的WINCOOL功能性纤维制品,添加了富含矿石粉体,有吸热慢散热快的特性,让穿着者有如置身于大自然冷泉中。据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纤维制品还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功能,且远红外线放射系数可达0.85以上,具有微按摩的舒适感。与此同时,洪良集团带来的低碳、环保、舒适功能型面料,纺合实业有限公司推出的NITI绿能织维、FLYCOOL等也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围观。
在台湾宝莱实业有限公司展位前,促销员正在忙着给客人们打丝巾,她们的专利产品“百变丝巾”形状独特,款式新颖,具有记忆、防皱等功能,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据说佩戴的方式超过100余种。该促销员告诉记者,目前这款丝巾只在广州市场有销售,希望能够借助海博会平台打开福建市场。
日趋严苛的环境下,两岸纺织业该如何应对?低碳环保是未来面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台湾的功能性面料开发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黄伟基认为,未来两岸纺织面料的合作前景广阔。台湾的纺织行业技术含量高,但市场空间有限。大陆市场大,生产能力强,成本低。两岸可以优势互补,以节能环保面料为一个切入点,联手在全球纺织服装市场打拼。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