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实体经济走弱迹象明显,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在外需缩减、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纺织企业减产意愿较强,棉花消费仍处于萎缩趋势中。下半年度,国内供需基本平衡,下游需求疲弱,棉价保持弱势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行情回顾——
棉价以下跌为主 棉花进口大幅增加
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结束,清明节后国内棉花期货、撮合价格一度大幅下跌,是短期波动还是中期方向?下半年度国内供需基本平衡,下游需求疲弱,棉价保持弱势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3月中旬以来,在印度棉花出口政策频繁调整和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全球棉花产需预测报告趋于宽松的影响下,进口棉价格继续下跌,国内外棉花价差扩大。2012年4月9日,ICE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89.48美分/磅,同比下跌56.26%。国际棉花指数(M)为98.23美分/磅,同比下跌56.95%,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5976元/吨(汇率以6.3021计算),低于国内市场价格3525元/吨,环比扩大123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6516元/吨,低于国内市场价格2985元/吨,环比扩大85元/吨。
国内方面,收储政策对现货价格具有较强支撑作用,但下游市场纱布价格弱势,纺织企业皮棉采购谨慎,现货市场成交有限,国内棉价延续偏弱调整走势。4月9日,国内郑棉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21255元/吨,环比下跌325元/吨;代表内地328级皮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9501元/吨,环比下跌126元/吨。
3月中旬以来,中国棉花综合价格指数小幅下跌。截至2012年4月9日,中国棉花综合价格指数为147.56,较上月下跌0.65%。中国棉花综合价格指数较原粮收购价格指数高6.53个百分点,幅度较上月缩小3.2个百分点。
2012年3月,我国棉花进口量同比大幅增加。据海关总署统计,3月份我国进口棉花62.5万吨,较上月增加0.9万吨,增幅1.5%;同比增加34.9万吨,增幅126.1%。2011年9月~2012年3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324.1万吨,同比增加150.4万吨,增幅86.6%。
市场解析——
国内经济走势弱 企业利润受挤压
国内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据海关总署数据,3月份,出口金额为1656.6亿美元,同比增长8.9%,增幅较1~2月扩大2个百分点,但低于上年同期的35.8%;进口金额为1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5.3%,增幅较1~2月缩小2.4个百分点,但低于上年同期的27.3%;当月贸易顺差53.5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138.9亿美元,较1~2月缩小234.4亿美元,加工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顺差335.7亿美元,较1~2月缩小202.8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6%,增幅较1~2月均值缩小0.3个百分点,表明通胀总体回落趋势保持不变,但由于食品价格短期波动,再叠加“翘尾”因素以及原材料价格的高位振荡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通胀压力仍在。
3月份工业传统旺季来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现季节性反弹。其中,新订单指数和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4.4%和2.9%,但同比下降0.1%和0.6%;采购量、原料库存指数有所回升,表示企业有阶段性补库需求,但由于订单弱于去年同期,导致补库力度整体偏弱;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RM)同比上涨0.1%,PPI与PPIRM价差倒挂幅度为0.4个百分点,表明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成本上涨难以向下游转嫁,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受到挤压。
综合来看,国内实体经济仍有走弱迹象,在需求减弱以及货币投放总量受控的情况下,国内流动性改善缓慢,短期拉动经济作用相对有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1%,较上年四季度的8.9%回落0.8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继续放缓。
全球棉花保证供给
美国预计2012/13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同比减11%。据美国农业部(USDA)种植意向报告预测,2012/2013年度美棉意向种植面积约为1315.5万英亩,同比减11%。其中,陆地棉1288.5万英亩,同比减11%;皮马棉27万英亩,同比减12%。
印度建立棉花战略储备,保证棉花供应。印度政府4月4日发表声明,决定在本棉花年度结束前,建立42.5万吨的棉花战略储备,保证对国内纺织厂充足的棉花供应。
巴基斯坦棉花收获量创历史新高。据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报道,截至3月底,巴基斯坦棉花收获量249.4万吨,纺织厂新棉采购量也高达221.9万吨,均创历史新高。专家预测,截至本季结束,巴基斯坦棉花产量有望突破272万吨。
澳大利亚新棉即将装运交货,后期收获面临挑战。目前,澳棉新花陆续采摘,4月中旬将陆续完成出口订单的装运工作。据经营澳棉的棉商介绍,已经加工的棉花色泽等质量指标良好,并未受到前期降雨影响。但采摘尚属早期,目前,澳大利亚产棉区的水库蓄水率已达80%以上,长期预测显示,4~6月产棉区的降雨量仍有可能高于常年,收获面临挑战。
巴西棉花出口跃居全球第三。据巴西棉花出口协会统计,截至2月份,本年度巴西棉花出口量累计达到79.1万吨,同比增长一倍多,本年度剩余时间还将出口30万吨,从而一举超越澳大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成为全球第三大棉花出口国。据巴西农业部预测,2011/12年度巴西棉花产量为200万吨,略高于上年度。
全球需求形势复杂
越南纺织品出口处于增长趋势。据越南海关统计,2012年前2个月越南纺织品出口金额累计2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出口美国10.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占当期出口的51.7%;出口日本2.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9%,占当期出口的12.7%;出口韩国1.72亿美元,同比增长55.1%,占当期出口的8.3%。
巴基斯坦纺织业者要求政府援助。据巴基斯坦全国纺织制造商协会发布的资料,由于天然气和电力供应短缺,巴纺织厂40%的产能闲置。除棉花出口增长以外,增值类纺织品出口均出现下降。目前,纺织业因无力偿还贷款造成银行坏账比例增加32%,上述坏账比率在近期可能上升到50%,前景不容乐观。
韩国《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生效。韩国外交通商部3月13日宣布,《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将于3月15日正式生效。协定生效伊始,韩国出口至美国52%的纺织品服装(依据2006年进口额计算)、涉及1149个税号将得到免税待遇;5年内,另有21%的产品、涉及154个税号将免除进口关税;10年内,最后27%的产品、涉及72个税号的进口关税将全部取消。据美国测算,《美韩协定》的实施将使韩国对美纺织品出口增加约17亿~18亿美元,服装出口增加10亿~12亿美元。
秘鲁受自由贸易协议影响。据秘鲁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协议,对墨西哥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其使用的纺织原料必须来自秘鲁或者墨西哥,才能享有零关税优惠。而从第三国进口原料制造的纺织品服装将无法享有免税优惠。目前,秘鲁已经与美国、加拿大、智利、韩国、日本等国家签有自由贸易协议,对来自第三国的纱线予以严格管制。据秘鲁工业总会数据,2011年秘鲁对印度棉纱的进口金额为8138.9万美元,对其他国家的棉纱进口金额为1597.6万美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