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花需求总体低迷
棉纺利润继续萎缩。纺织生产方面,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3月份纺织业、服装业的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均出现下降,表明服装企业订单不足压缩坯布面料采购,导致纺织市场纱布货源堆积,供大于求情况明显。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3月份,棉纱价差为6789元/吨,环比下跌5.1%,同比下跌10.9%,价差较2月份缩小362元/吨,棉纺利润空间继续萎缩。
纯棉纱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国内纺织市场加速进口棉纱、棉布,其中印度、巴基斯坦所占市场份额上升明显。海关总署数据所示,截至2012年2月,2011年度累计进口纯棉纱50.85万吨,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合计占比为60.93%,较上年同期上升8.98个百分点;2011年度累计进口全棉布3.15亿米,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合计占比为35.84%,较上年同期上升17.15个百分点。而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更加剧进口的短期冲击效应。
中国服装出口增速大幅放缓。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中国对欧盟服装出口减幅持续扩大,对美国出口减幅小幅收窄。据日本财务省数据,截至2012年2月,2011年度以来,日本从中国累计进口棉制服装14.25万吨,占比为80.34%,较上年同期下降5.38个百分点,累计进口化纤制服装29.16万吨,占比为87.82%,较上年同期下降2.51个百分点。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截至2012年2月,2011年度以来,韩国从中国累计进口棉制服装4.16万吨,占比为74.91%,较上年同期下降7.23个百分点,累计进口化纤制服装4.9万吨,占比为69.28%,较上年同期下降5.39个百分点。
国内棉花供需紧平衡
3月31日,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结束,收储累计成交311.9万吨。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本年度国内棉花产量754.8万吨,扣除收储量和皮棉销售量后,皮棉商业库存为191.8万吨。由此计算出,年度后期(3~8月)国产棉可供资源供给量为227.1万吨。
下半年度外棉供应基本能够满足中国进口需求。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预计2011年度我国棉花进口量为457.9万吨;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12年2月,2011棉花年度累计进口棉花261.6万吨;两者相减,年度后期(3~8月份)外棉进口需求为196.3万吨。资源方面,据美国农业部和海关总署数据,截至3月29日,中国签约美棉133.1万吨,累计装运量80.5万吨,2月底已到港37万吨,尚未到港量43.5万吨,后期美棉可供资源约为96.1万吨;其次,据相关机构预估,截至3月初,印度的棉花年度内(棉花季节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9月),棉花实际装运量159.8万吨,尚未装运量44.2万吨。其中,中国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2月累计实际进口108.4万吨,占印度棉实际装运量的67.83%,以此估算,后期约有30万吨印度棉供应中国;除上述两大主要出口国外,其他国家的棉花也加速涌入中国,从2011年9月到2012年2月,实际进口量为110.6万吨,增幅180.3%。根据上年同期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数据(2011年3~8月进口43.9万吨),预估3~8月其他国家对中国供应量可达87.8万吨。以上三者累加,3~8月份可供中国进口的外棉资源量约为213.9万吨,高于预测值17.6吨。
综上所述,年度后期(3~8月份)国内棉花总供给约为441万吨,按国内棉花月均消费量70万吨,可保证6.3个月的用棉需求。由于本年度期末库存较大,在不考虑后期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条件下,国内棉花供需有望紧平衡。
后市预测——
全球棉花继续调减 国内棉价弱势为主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4月报告,与上月相比,调减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库存2.8万吨至930.2万吨,产量调减21.9万吨至2696.4万吨,其中,印度调减17万吨;消费量调减28.5万吨至2313.8万吨,其中印度调减13.4万吨,巴基斯坦调减4.4万吨,土耳其调减5万吨;进口量和出口量均调增57.7万吨至836.4万吨;期末库存调增3.8万吨至1312.8万吨,较上年度增长41.1%;期末库存消费比为56.7%,较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不含中国,全球期末库存消费比为59.4%,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
基于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市场状况的分析,4月份,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产销存数据作以下调整:调减2011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10.3万吨至839.6万吨,进口量调增6.5万吨至457.9万吨。调整后,本年度国内棉花期末库存增加16.8万吨至593.9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为70.7%,较上月提高2.8个百分点。2012年度进口量调减2.3万吨至301.9万吨,消费量调减0.2万吨至884.9万吨。调整后,下年度期末库存增加14.7万吨至700.8万吨,期末库存消费比为79.1%,较上月提高1.7个百分点。
全球宏观经济低迷态势仍将延续,国内实体经济走弱迹象明显,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在外需缩减、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纺织企业减产意愿较强,棉花消费仍处萎缩趋势中。按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的最新产销存数据,维持年度后期棉花供需紧平衡的判断。此外,收储虽已结束,国家为巩固棉花市场宏观调控成果,后期仍可通过配额、抛储等政策维护促进棉市平稳运行。总体来说,年度后期国内棉价将以弱势为主,棉价保持稳中偏弱格局的可能性较大。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