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棉花对外依赖的原因有哪些?
陈艳军:原因分为国内外两个方面。由于具有较高的对外依赖度,使得我国棉花价格易受国际市场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棉花的金融属性使得棉花价格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剧烈动荡,并传递到国内棉花市场。在国内,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在粮棉油中,我国首先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自给率,棉花并不排在第一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难以扩大,在棉花生产技术不出大的变化,棉花单产没有出现质的提高前,预计我国棉花消费缺口长期存在,国际棉花市场对我国棉花价格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
记者: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棉价稳定?
陈艳军:针对国际市场带给国内棉花价格的剧烈震荡,为保护我国棉农的种植收益和种植积极性,实现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性,2011年国际市场棉价大幅下跌之际,我国于2011年9月8日正式启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2011至2012年度棉花以1.98万元/吨进行托底收储,并在今年3月1日公布2012至2013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价格提高到2.04万元/吨,提前给棉农吃了“定心丸”,避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因价格下跌而下降。
棉花收储政策的实施,虽然缓解了2011至2012年度因棉花增产导致的供应压力,但拉大了国内外棉花的价格差距––国产棉当前和进口美棉存在上千元的价差;和南亚地区3级棉形成了8000元/吨以上的巨大价差。国内外较大的用棉成本差异,削弱了中国棉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到手的国际市场份额出现了“拱手相让”的局面。同时,因为国家制定棉花收购价格的主要依据是粮棉比价关系,由于粮食价格长期偏低,导致棉花收购价格也偏低,而种棉花投入多,风险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加之近两年人工成本大幅上升,种植棉花不如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划算,因此棉农种棉积极性下降。预计2012年棉花种植面积将低于2011年的504万公顷。
记者:未来棉价如何变化?
陈艳军:预计2012年我国棉花价格波动范围将远小于过去2年。一是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棉花价格底部明确,国际市场的下拉作用减小。二是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远高于国际市场的收购价,使得占2011至2012年度总产量720万吨43%的棉花进入国储,也为国家在国际棉价上涨时平抑国内棉价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国家考虑到收储的棉花价格成本、仓储成本、资金利息占用成本及抛储利润,在棉价上涨至2.07万元/吨之前,国家不太可能抛储。因此,2012年我国棉花价格向上向下空间均有限。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