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光热发电和海上风电将成“十二五”技术研发重点

来源:工控网(百站)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2日


  
《风电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将进入快速发展、规模化开发阶段,因此,需要开展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工程施工与并网接入等海上(潮间带)风电场开发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据了解,我国海上风电已经起步,“十一五”期间,我国建成了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并于2010年6月全部实现并网发电;2010年9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完成了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项目总容量100万千瓦。

根据此前发布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为500万千瓦,2015年形成完整海上风电产业链和服务体系;2020年的目标则是达到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在未来十年的爆发增长。
  
《风电规划》同时指出,特大型风电场建设将成为我国风电开发的需求重点,“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规划建设6个陆上和2个海上及沿海风电基地。
  
《风电规划》明确,我国可利用的风能资源评价尚不精细,风电场设计需要的长期风资源数据不完善;风电场设计工具依赖国外软件产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我国环境和地形条件的风资源评估及风电场设计及优化软件系统。

在风电设备设计制造方面,《规划》则提出,“十二五”时期将掌握3-5兆瓦直驱风电机组及部件设计与制造,并实现产业化;掌握7兆瓦级风电机组及零部件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营等成套产业化技术,推动我国大容量风电机组的产业化;突破1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和零部件设计关键技术,实现海上超大型风电机组的样机运行。
  
对于当前风电发展中面临的并网难题,《风电规划》提出,将加强风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研究大型风电场出力及运行特性、电压分层分区控制策略和综合控制技术、风电场支持电网调频的有功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与系统稳定控制技术、风电场并网系统备用容量优化配置和辅助决策技术;研究风电分布式接入电网的控制技术。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98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