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爱好者的盛宴,也成为部分运动品牌们的业绩助推器。
由于期待伦敦奥运会以及欧洲足球锦标赛等赛事会刺激销售额增长,德国运动服装与设备制造商阿迪达斯周一上调了全年业绩目标,预计2012年净利润将增长12%至17%。
然而,增速放缓、库存增加已成为行业不可回避的现实,尤其是对于国内运动品牌而言,伦敦奥运会能否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尚难有定论。
盈利能力减弱
虽然阿迪达斯3月份公布的2011年业绩增速创下历史新高,但对于2012年的业绩增长目标,阿迪达斯当时表现得相对谨慎,预计2012年收入同比增长5%~9%,净利润将增长10%至15%。
全球最大运动产品公司耐克近期公布的2011/2012第三季财报显示,当季净利润为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23亿美元增长7%。投资公司萨斯奎汉纳金融集团分析师克里斯托弗·西维亚指出,耐克在西欧市场上的订单应该会得益于与欧洲杯和奥运会有关的需求。
不过,由于棉花、橡胶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运动品牌的盈利能力远不能与前几年的高速飙升期相比。财报显示,阿迪达斯毛利润率连续第三个季度下降,从2011年一季度的48.4%下降至47.7%。阿迪达斯最大竞争者彪马上周也表示,因原材料成本提高,一季度毛利率从52.4%下降至51.2%。
同时,耐克、阿迪达斯最大代工厂商——裕元集团虽然前三个月累计经营收益净额同比增加了6.2%,但其长期盈利状况并不为外界看好。
瑞银就预计,裕元集团主要客户之一的耐克继续压价、新厂房效率提升还需时日,故预测裕元集团本年度代工业务的毛利率将由21%降至20.4%,今明年度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6%及8%。
国内品牌开打“奥运战”
不仅是外资品牌,国内运动品牌对奥运会的依赖程度也不容小觑。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