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来源:中国工控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

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今年2月携手IBM,打造全新“产供销”一体化平台;中望软件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正式签订了“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在信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探索;沈阳机床将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普通机床产品运用OEM方式转移,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中国企业正根据自己的特点增加自有品牌的智慧含量。

多方发力,才能永葆创新活力

尽管我国在自主创新之路上亮点频出,但专家指出,要让“中国智造”新标志为全球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日前表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支撑强国战略,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把创新人才体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智造”要想融入国际市场,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创新环境。“这个环境不是单靠一个措施或一个政策就可以建立的。要从整体上完善创新体制,把有利于创新的做法制度化。”

为此,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强化科技政策落实和制定,优化全社会创新环境”放在了重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这也预示着,我国在自主创新领域将争得更多话语权。

“2012年将是创新之年。”复星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商业事业部总经理钱建农表示,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将更多的“中国智造”推广到全球,将是中国企业未来成长的路径。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0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