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攀升,不少传统产业、产品的优势正在或已经丧失,西部地区利用当地用工价格相对低廉等有利条件,在特色产业和产品上逐步形成优势,赢得了市场,站稳了脚跟。西部地区如何抓好战略机遇,加快建立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一直是西部人不断探索实践追求的目标。
如果说前些年东南沿海纺织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探索更多的属于自发、独立的企业行为,那么2012年的产业转移更多的是在政府宏观战略布局下,企业积极参与的整体行为。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纺织产业转移正在市场行为和国家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加速之势。目前由地方政府发挥效力的格局正在成为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新一轮动力。西部年年都强调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迁移,从今年来看这个大规模整体性集群式的企业迁移现象已经显现。其实转移并不是现有制造能力的搬家,而是在转变发展方式指导思想下的转移。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最终落脚点将放在完成产业升级上。
我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纺织产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提升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必要的课题。以绒毛为特色产业的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只有全面把握市场,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地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合作与竞争,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才能科学构建内、外两个循环系统,实现内外循环、互利共赢。
另外,2012年,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企业迁移时也发展到了更注重产业集聚的阶段,渐渐接受产业迁移由零散化转向集群化,譬如东部纺织服装产业就以“整体嵌入”方式实现向西部转移。政府可以据此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对外招商引资,引导扶持当地企业,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些地方,尤其是小城镇一级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荣誉。而服装集群地的企业也据此同时获得了集体的广告宣传名片。
今后一段时期,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西部地区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产业人在2012年更要做出实事,政商求和谐,促进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双赢发展。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