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全球智慧城市与产业联盟秘书长、北京大学“智慧商城与数字贸易”课题组组长兼首席专家、北京大学EMBA特聘教授、中国服装协会市场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盟创意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阳网贸港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新零批主义”开拓者、中国智慧商城开辟者、中国网络化数字贸易开创者。 
 
随着网络化社会的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批发市场开始向电子化和网络化、智能化迈进,“服装市场电子化”成为互联网社会背景下的新型服装采购形态。在这一阶段,互联网产业成为很多服装市场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重要引擎,电子商务模式和服务的主流模式,网络化电子商务的方式也开始广泛普及。如今,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和数字贸易等网络化应用,都已经在服装行业的很多领域得到实现。伴随着服装市场与网络的牵手,方兴未艾的中国服装网络化电子商务大潮在经历了“信息服装”、“网络服装”、“数字服装”阶段之后,已经开始向“智慧服装”的发展模式转变。就此,记者采访了著名服装市场产业研究专家胡宝钢。
“智慧服装”以传统服装市场为基础
服装时报:就目前而言,大家比较熟知的还是服装批发市场的B2B、B2C模式和服装品牌的线上B2C零售模式,在您看来,什么才是“智慧服装”?
胡宝钢:“智慧服装”就是在传统服装产业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商务和电子商务等新兴科技手段,对传统服装产业进行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一种嵌入和复合,就是让人与物,人的智慧与服装的智能更完美、更便捷地交流和互动,它将给传统的服装产业的传统运行模式和方式带来改变。同时,“智慧服装”本身也孕育着一批新兴业态,为中国传统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服装时报:服装市场的网络化程度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下一个发展的重点趋势是什么?
胡宝钢:上世纪90年代,我国掀起了以互联网信息为代表的服装信息化建设热潮,以建立服装网络信息的普及为主(比如中国服装网、慧聪网等),之后是大力开展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化普及为主(比如凡客诚品、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接着开始建立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网络化数字贸易平台,即服装智慧化(比如网贸港、智慧商城等),大量使用云计算、物联网和感知技术构造服装新的基础设施。上述三个阶段分别是城市信息化的1.0和2.0阶段,智慧产业与智慧商城则是服装信息化的3.0阶段。在3.0阶段,服装智慧化将实现人与物的智慧连接,即人与服装的智慧连接,并形成良好的产业与商业环境、智慧与智能环境、创意与创想环境。
“智慧服装”的代表性特征
服装时报:在您看来,所谓的“智慧服装”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什么?
胡宝钢:“智慧服装”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特征:
1.全程互联。智慧商城将借助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方式,实现“智慧服装”的全程运营和全程电子商务。
2.数字贸易。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环境下,不仅是单纯的商品交易,而是借助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整合服装全产业链资源,进行数字化拓展,进而实现数字贸易。   
3.云端共享。智能传感设备将企业、园区、商城、终端、商家、商品等设施物联成网,对“智慧服装”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4.集成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传统服装产业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服装”的基础设施。   
5.平台创新。鼓励传统服装产业在智慧产业基础设施之上进行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创新应用,为“智慧服装”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6.协同运作。基于“智慧服装”的基础设施,传统服装产业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实现传统服装全产业链运行的最佳状态。
服装时报:“智慧服装”所涵盖的是服装产业的哪几个层面呢?是生产、销售、还是零售终端呢?
胡宝钢:“智慧服装”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服装的生产制造层面,即本质产业层面,其二是服装的流通采购层面,即相关产业层面,其三是服装的网购网贸层面,即衍生产业层面。其中,底层侧重于感知和检测,主要是指服装范围无线与有线传感网、物联网等方面的建设。顶层则是“智慧服装”的体系架构,尤其是服装智能决策平台体系架构的研究。在这一层面,要解决整个服装在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服装的“大脑中枢”。而用户层则侧重于让用户通过终端,使用“智慧服装”提供的应用和服务,其行业特点较强。
新发展模式将为产业发展寻新出口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