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伦敦奥运大考 企业各就各位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4日

整合资源“曲线”入围

在奥运契机面前,能够掌握机会的也将是在平时的积累中已经找到“赢”招的企业。企业赞助奥运会的目标有三层:提升品牌美誉度、提升品牌认知度、提升市场销量。更多的品牌企业也是看重了借机奥运营销自己的品牌。经历了北京奥运、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大运会等国际赛事的洗礼,不少本土企业开始千方百计打擦边球。福建一家男装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2008年的接触,很多企业找到了不同国家的奥运代表团进行赞助。相对来说,对于主攻内需市场的国内企业来说,这种投入的性价比更高。企业不会轻易砸钱,更重要的原因是与2008年相比,近四年的运营成本飞涨,很多企业的实际投入实力是在下降的。”

于是,除了直接赞助赛事外,“曲线合作”成为此次中国企业参与伦敦奥运会的主流合作途径。其中,“曲线合作”的典范当属鸿星尔克和匹克。鸿星尔克自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界杯赞助朝鲜后,又于2012年赞助了伊朗,可谓是用心良苦。匹克则赞助着黎巴嫩、塞浦路斯、伊拉克这些国家,谋求迅速打开中东市场。

此外,经过2010年和2011年的调整,李宁在2011年的广告投入相当低调,为2012年保留了巨大实力。李宁是以奥运会起家,又是5支奥运金牌队的赞助商,借助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对抗者耐克、阿迪达斯及国内竞争者。以安踏体育为代表的中国奥运代表团赞助商,其4年6亿的天价赞助费实际重头戏就在2012年。从历史看,耐克的隐形营销手法独步全球,单项选手、项目等都是耐克的优势。而阿迪达斯早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就着手准备2012伦敦奥运会了。 

一个企业要完整地导入奥运营销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因此,相当多的中小企业认为,奥运营销和体育营销是大企业的事情,中小企业只有看热闹的份。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许多企业借势奥运营销,企业借助奥运营销不在于自身规模大小,而在于能否找到适合自己并能与品牌完美对接的平台。于是,企业开始着力整合各项营销资源。361°就是凭借与强势媒体合作,不断提升品牌美誉度、品牌认知度以及市场销量。今年,361°联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围绕2012年伦敦奥运会特别打造361°《伦敦行动》系列推广节目。

到底什么样的企业能赢?

企业能赢就靠找到“赢”的那一招。企业自身要有清晰的战略,再通过持续的累积,找到与奥运的结合点并不是难事。不过企业要知道,得到奥运的机会只是赢得入场券,真正赢得奥运的市场才是对企业真正的考验。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5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