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服装能否“快”起来
随着“快时尚”的快速扩张,“ZARA模式”开始被一些国内本土品牌所效仿。国内著名时尚零售连锁品牌“热风”,也在走“款多量少”的“快时尚”品牌之路。
“我们与ZARA的不同在于产品结构上的差异,热风主要产品以鞋子为主,服装为辅。”热风总裁陈鑫7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热风也是通过买手搜集时尚款式和产品,然后直接向工厂下订单,实现快速反应。“我们的产品更新周期为15至20天,在速度上可以与ZARA抗衡。”
据陈鑫介绍,热风目前已拥有品牌共享商铺200多家,其中长沙店铺有4家,计划年底在长沙扩张至10家。
作为常德汉寿人,陈鑫在创业初期,将总店地址设在时尚之都上海。“鉴于快时尚品牌的发展大趋势,以及长沙易于接收时尚新鲜事物的潜在消费市场,近两年热风开始在长沙扩店”。
然而,热风想要更“快”一步却面临阻碍。“ZARA的‘快’是因为有一条快速的供应链,”陈鑫说,热风的生产量正逐年增大,但与之相配套的供应商却跟不上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品上架的速度。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贺爱忠认为,国内服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能对行业信息作出敏锐反应的服装公司和管理者稀缺。
在贺爱忠看来,能够走上“快时尚”模式的湖南服装品牌,必须是那些“拥有一定资金实力、已经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营销能力的品牌”。如,友阿百货如果找制造商订做服装,贴上自己的品牌,并在自己的店内进行销售,或许能够实现品牌价值。这种模式的成功依赖于管理者的创新理念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