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后市,市场信心较弱,国际棉价仍未企稳。ICE市场遭到重挫,且仍未有企稳迹象,后市料将维持弱势。第一,欧洲政局动荡不安导致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失去信心,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不利大宗商品价格运行。第二,USDA公布的5月份供需报告加剧了市场的看空情绪,预测显示,下年度全球期末库存上调至1606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库存消费比也达到67.08%的历史高位。虽然下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同比减少138.3万吨,消费量同比增加75.6万吨,但产大于需146.5万吨。此外,USDA认为,为弥补因收储后市场产生的供需缺口,预计中国政府需要释放部分储备库存,中国棉花进口可能受到限制,下年度进口量将会由本年度的468.1万吨减少到304.8万吨。未来中国储备政策将会对国际市场带来巨大影响。第三,ICE期货7月合约已经跌破80美分,达到了2010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技术形态上也呈现弱势格局。
内销出口呈现疲态,棉价依然易跌难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通胀态势继续趋于缓和,2012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环比下降0.1%,但其中非食品价格环比仍然上涨0.3%,未来物价上行压力并未完全消除,对下游消费的抑制作用短期内也难以缓解。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长4.9%,增幅远低于3月份的8.9%,且进口同比仅增0.3%,国内需求形势也不容乐观。
近期,国内纺织行业销售没有明显改善。目前,不少纺织企业倾向于配额增发后采购外棉补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国棉的采购意愿,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近期发布的《中国棉花工业库存报告》中显示,当前纺织企业棉花采购积极性有所下降,准备采购原料的企业占比较上月下降5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眼下总体用棉形势不佳,棉价易跌难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