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及运行效率亟待提高

来源:中国纱线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6日

3.3服装产业期待创新
    服装产业是棉纺织产业链的最末端,不仅实现纺织商品的供给,也是实现产品价值、保证产业链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国内服装品牌的增长速度较快,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的考虑使得服装企业对产品创新有所忽略,服装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而由于欧美经济的疲软,服装企业不得不扩大非洲和东盟等地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国内市场的营销力度,试图通过新的市场份额的增长来填补市场缺口。
    综合来看,全球经济疲软、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料价格波动剧烈、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压缩着行业利润,服装行业一方面消化着产业链上游传导来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国外服装大鳄的残酷竞争,不得不思考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之路。产业链的竞争不仅打破了服装企业原有的生产模式,也注入了新的思想。目前,服装企业也开始尝试从原料生产到最终的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4.产业发展趋势
    纺织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却存在着上游研发投入不足、中游技术装备落后、下游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滞后等缺点,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业资源将成为纺织产业升级的关键。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品差别化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体系当中的低位,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实现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才是真正的出路。
    4.1棉花生产规模化
    棉花生产规模化指的是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扩大棉花种植规模,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推广棉花种植技术,推广先进的棉花品种,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采用机械播种和采收,提高劳动效率。棉花生产规模化将稳定植棉面积,不仅可以疏通棉花购销渠道,保证棉花供应,还可以采用期货手段规避价格风险,增强棉农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棉农的种植收益。
    4.2纺织纤维多元化、面料功能化
    目前,我国棉花纤维在纺织行业中占比较大,而化学纤维等差别化纤维占比较小,如果出现价格波动,企业将面临亏损的风险。纺织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制新型纤维、合成纤维,通过降低各个纤维含量的占比来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加工企业也可以在面料的研制上下功夫,通过开发新型面料和高档面料来丰富面料品种,提升面料功能。
    4.3服装企业应加大创新力度
    服装企业处于纺织产业链的最末端,掌握着较多的需求信息,能够自下而上地传导需求,同时也消化着产业链上游传导过来的价格压力,对于纺织产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服装企业应整合产业资源,通过积极的市场调研来了解需求,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来创造需求,同时利用网络等多种营销手段扩大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值得借鉴,但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建立纺织产业的战略联盟或许更为实际。
    目前,我国的纺织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困难,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保证原料供应,缩小价格波动,加大纺织企业的研发力度,建立品牌优势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内供应链,强化纺织产业链合作关系,构筑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广泛的良性动态产业链,加强纺织产业链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构筑利益共享、各环节共赢的纺织产业链。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8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