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宣布就部分海外网站对澳大利亚消费者停售服装一事展开调查,目前初步认定是澳服装代理商与国际供应商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督促这些海外网站停止将他们代理的产品销售给澳大利亚消费者。ACCC表示,如证实供应商确有上述行为,将对其进行百万美元的罚款。本已盼见消费市场曙光的澳大利亚零售商缘何出此下策?澳大利亚纺织服装零售业目前究竟面临怎样的发展瓶颈?
网购特惠冲击实体店销售
近几个月来,澳大利亚消费者消费支出明显增加,实际薪资的增长及储蓄率回稳带动了零售业消费指数提升。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转向网购平台。根据德勤(Deloitte)经济研究院今年3月份发布的数据,由于2012~2013年澳大利亚人均工资水平将再次调升,将有助于提振当地消费者消费能力,同时,受网络消费增加的推动,预计2012年澳大利亚零售业销售额将上涨1.2%,2013年将增加2.6%。
澳大利亚消费者青睐于通过网络从世界各地的供应商中采购商品,其原因就在于当地实体店的产品价格与网上售价存在较大差异。澳大利亚服装品牌Politix一款羊毛大衣专卖店售价为400多澳元(1澳元约合0.98美元),而在一些国外网站其售价只有320多澳元,有的卖家甚至仅售250澳元,消费者只要多点几次鼠标就可以省下不少钱。
网络购物为消费者提供的物美价廉的消费享受,同时也对澳大利亚的实体店面销售带来冲击。据经常往返于澳大利亚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澳洲市场容量小,传统服装零售商的利润空间本来就不大,网络购物的发展使他们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场中,澳大利亚传统零售商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与网络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悉尼的服装销售商巴特对此有切身感受。他表示,作为一个小本经营的商店,在网上挂牌销售的目的是在尽可能投入少的基础上获得更大利润,并使自己的店铺获得更大知名度。尽管如此,他的压力却并没有减小。巴特说,他原本在网上经营一个品牌的服装,但是最近他发现,这个品牌服装的生产厂家也开始在网上直销了,这使他最后的希望快要破灭了。他说,在网络上,买卖双方的实际距离并不重要,从成本优势来看,一个小店怎么也没法跟生产商去抗衡。
零售商为挽回消费者玩“猫腻”
面对日益流行的网购,传统零售商们抱怨购物者从外国网站购物可以逃避商品及服务税。于是,为了迫使消费者的视线重新回归实体店消费,一些澳大利亚服装进口代理商与国际供应商达成协议,约定提高海外网站的网购价格或者停止向澳大利亚消费者出售相关产品。
杰姬是一家国际品牌服装代理集团的销售代表,今年4月她与美国知名牛仔服饰PaigeDenim和AGAdrianoGoldschmied达成了协议,禁止主要的国际网络商店包括亚马逊所有的Shopbop和Revolve网站服务澳大利亚顾客。而名流最爱的牛仔裤品牌TrueReligion则表示,他们仍将服务澳大利亚网民,只是要收取更高的价格。杰姬指出,这样做是无奈之举,若还不采取行动,很多澳洲的零售店都要关门。目前,在海外的名牌店的网站邮购一条牛仔裤,要比在澳洲的零售店里便宜100美元~150美元,如此大幅的价差使得他们无法与海外的网店竞争。“我们要缴纳进口税、消费税、店铺管理费和租金等等。而网络商家并不需要缴付这些费用。”
经销瑞典品牌Dr.Denim的总监马蒂亚斯称,禁止海外网店销售产品给澳大利亚顾客,这是防止零售资金流向国外的最好的方法。他已经与英国时装网店巨头ASOS禁止向澳消费者出售该品牌产品一事进行了磋商。马蒂亚斯称,如果Dr.Denim一类的品牌同意限制销售或者提高售价,这将有助于保护澳大利亚的实体零售业,并提升品牌和零售商的整体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