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粘胶短纤在去年的价格下滑,导致诸多上市公司陷入困局。
复苏遥遥无期
统计显示,去年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增速仅为1.49%,很多企业亏损额显著攀升,以粘胶短纤亏损最为严重。粘胶短纤行业在2009-2011年这三年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11年基本上全面亏损。
上海一位基金经理直言,这是一盘“死局”。“按照目前的成本计算,粘胶短纤处于亏损状态。从行业开工情况来看,目前大概六成左右,已经是历史最差水平。唯一能破局的就是下游纺织行业的复苏,但是目前来看压根没戏。”
他表示,从近期纺织品服装需求状况看,出口下滑显示外围趋弱,而国内消费接近零增速。
“在此背景下,化纤行业开工率难免降低,盈利能力也将下滑。3月份,我参加了一个化纤论坛,了解到的情况不容乐观。”上述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仍旧增长乏力,原料价格波动加剧,新增产能加剧市场竞争,资源环境压力和生产要素成本继续上升,今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整个行业都会较为困难。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又该如何面对呢?
从今年一季报来看,情况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在2011年年报中,澳洋科技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0%—90%,实际上其今年一季度亏损1942.53万元,同比下滑了168.11%。
此外,2012年一季度,南京化纤的净利润为-2443.69万元,同比下滑260.6%;新乡化纤净利润为-5812.73万元,同比下滑160.05%;*ST海龙净利润为-14927.04万元,同比下滑165.84%;*ST吉纤净利润为-1725.99万元,同比下滑195.22%。
业绩下滑带来的就是股价的大幅下跌。
截至5月30日,澳洋科技报收5.1元,较2010年11月的高点12.56元相比,已经跌去近60%;*ST海龙报收2.57元,较2010年11月高点7.72元下跌了66.7%。
另外,南京化纤报收5.79元,较去年4月19日高点13.4元下跌逾56%;新乡化纤报收3.40元,较去年5月16日高点9.9元下跌了逾55%(复权);*ST吉纤报收3.36元,较去年3月11日高点9.37元下跌逾63%。
对于生产粘胶短纤乃至大多数化纤企业而言,黎明似乎还很遥远。
在结束采访的时候,张建平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现在是行业黎明前的黑暗,但是我担心我的企业会死在黎明之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