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时尚创意产业 年产值 将达600亿

来源:中国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大浪,是龙华新区下属的一个办事处。

大浪办事处工作人员董群堂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亲眼目睹大浪从“服装加工厂聚集地”到“时尚创意基地”的华丽转身。“当年,大浪境内只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叫大浪南路;1998年,深圳特区早已蜚声国内外,可大浪才有第一条公交线,且仅有一辆公交车,不断地来回倒腾。”董群堂说,那时大浪距特区似乎挺遥远。

5月28日,记者驱车从福田中心区经福龙路,到大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采访,前后只用半小时。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比肩接踵的各个服装产业园区,一幢幢现代化高档写字楼及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

“当年周边全是荒山野岭,村民们在眼下这个季节,开始采摘荔枝到龙华及特区内去卖。坑洼不平的山路,通常要走两个多小时。”董群堂仍清楚地记得 村民出行主要靠踩单车。

“无形之手”拉动片区全面进步

华兴服装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户大浪服装基地的一家企业。该公司曾是典型的来料加工型企业,为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产品100%出口英国或其他欧美市场。近些年,公司倾力打造自主品牌,收购英国女装品牌“拉芙妮”,同时做强男装品牌“雅韵”,现在国内已有9家直营店。目前女装10%销往内地市场,今年将扩大到20%。

在华兴公司宽敞的办公楼里,副总经理夏晔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员工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往工人多是剪刀缝纫匠,现在以服装设计师为主导。如今,公司拥有100多名服装设计人员,他们为1000多名工人和其他代工企业提供设计图。”

在服装基地,华兴公司拥有5万平方米厂房、2000部高端专业设备,年出口创汇超过8500万美元,成为深圳龙头服装企业。“我们尝到了打造自主品牌、转型升级和产业集聚的甜头。”夏晔说。

记者采访获悉,2011年大浪两税收入破纪录地达到31.06亿元,同比增长33.75%。单纯的数字显得枯燥,但其背后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

转型升级集群效应凸显

据了解,深圳服装行业起步于特区成立之初,靠“三来一补”、“贴牌生产”起家,全市1000多家服装企业、40万人从事加工出口业务,超过100多个品牌在深圳加工。可代工企业利润不足10%、而国际品牌经营毛利率却高达90%以上的残酷现实,倒逼深圳服装行业转型升级。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64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