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表示,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市场的直接反应是避险情绪普遍增高,这使得一部分资金从大宗商品投资中撤出,以此来求得资金安全,规避风险。黄燕芬进一步指出,欧债危机、希腊问题,以及西班牙银行业近期出现的问题正在逐步影响全世界的经济运行,全球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普遍减少,受需求导向制约,价格下降就出现了。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表示,由于经济前景不被看好,人们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市场风险的上升趋势导致了投资的疲软,实体经济随之受到拖累。
低迷或将持续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近期的走势,专家纷纷表示其持续低迷的可能性较大,具体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欧洲问题的进展。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贸易研究室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总体而言,大宗商品价格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恐仍将处于下降趋势当中,但不排除其间会出现短时反弹。
赵玉敏也指出,剧烈的反弹或暴跌状况在大宗商品近期的价格波动中不易出现,持续低迷会成为其主要的状态。她认为,大宗商品降价对中国而言可降低进口这些商品的成本,有助于中国改善对其高依赖的不良状态,企业可根据市场动向考虑适时储备相关商品,但要注意不宜过激购买,而要综合考量生产、开工率、出口等相关因素。
黄燕芬表示,大宗商品的下一步走势受三方面因素牵制,一是欧债危机的演化情况,法国新总统奥朗德的上台,其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希腊问题上的分歧,希腊新大选的情况都增加了其政局的不确定因素;二是美国是否会推出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美元与欧元的汇率变化;三是中国保增长经济计划的实施,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者,因此我国相关政策的变化会对大宗商品价格止跌企稳起到一定作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