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纺织品服装需求层面,由于欧洲主权债务的不明朗,欧盟失业率高企,消费缺乏根本动力,需求增长将长期乏力;美、日消费市场虽然有趋稳向好态势,但不确定仍然较多,外需总体难以对行业增长形成有力拉动。预计2012年,如果国内外棉花价格差不缩小,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将持续严峻。
(二)内需依旧是支撑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改善,内需消费正处于持续扩大并升级阶段这一宏观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坚持扩大内需仍是今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出发点,因此预计衣着类商品内需零售额全年仍能够实现名义15%~20%的基本增长速度,但宏观基本面的趋缓,预计2012年内需市场实际增长水平将低于上年。
(三)棉花价差问题突出
国内外棉价差价大,是2012年影响行业运行的首要因素。根据历史数据测算以及企业的反映,国内外棉价差控制在每吨1500元以内,纺织行业经济指标有望扭转下滑的态势。如果棉价问题可以尽快解决,尽管外需低迷、内需趋缓,纺织行业仍将可以依靠自身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缓解市场需求不足问题。
四、确保纺织行业稳定运行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为确保纺织行业继续实现平稳运行,建议国家及时调整和出台相关政策,优化纺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行业自身也应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适应市场变化。
(一)采取措施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建议国储棉放储时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实行限价放储,平抑国内棉价,缩小国内外棉花价差。长期来看,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完善棉花宏观调控机制,逐年提高棉花进口数量,直至取消棉花进口配额和滑准税的双重管理限制,实现内外棉价的市场化对接,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二)解决税制、税率有关问题
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棉纺、茧丝绸、麻纺等行业发展的“高征低扣”(增值税征17%扣13%),将纺织行业纳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管理办法》试点范围;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到纺织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提高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
(三)降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成本
及时关注中小企业的困难,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体制机制,缓解纺织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纺织企业资金链风险。建议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实行非对称下调利率措施,适当降低行业贷款利率,着力清理和规范银行贷款各种收费,大力缓解企业过高的融资成本。
(四)加快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按照“十二五”规划和纺织强国纲要的要求和部署,加快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构建适合纺织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体系和机制,努力提升行业产品附加值,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鼓励纺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树立行业典范,创造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