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不足,不足以支撑专业运动市场。可是如何解释同样在中国市场,耐克比你们价格更高、产品更专业,成绩却更好呢?”张庆认为,“许多厂商无法预测中国体育用品消费市场何时将与发达国家同步,因而在产品方面两头发力,既满足专业消费者的需求,又努力迎合时尚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时尚定位在赢得部分时尚年轻人青睐的同时,势必多多少少失去些专业运动市场的份额。
“如若企业没有坚定地立在体育运动的范畴之内,必将陷入到休闲的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在张庆看来,除了安踏、匹克、乔丹等不到十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从事专业体育营销之外,其他运动品牌几乎都标榜为“时尚运动品牌”。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相对高端一点的快时尚ZARA、优衣库等国外品牌,还是美特斯邦威等国内本土企业,都会是该领域的有力角逐者。
“时尚运动的尴尬在于,其受到综合运动和休闲甚至快时尚品牌的多重挤压。”马岗也有着类似观点。
所谓时尚运动,介于休闲与运动之间,很难精准把握。如何保证产品不被休闲品牌和综合运动品牌替代或者边缘化,是该类企业始终需要面对的问题。
即便昔日大红大紫的卡帕,也因此而困扰。风行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当大图案印花不再流行,卡帕风潮也随之势头渐弱。纵然卡帕的时尚、个性依旧存在,但其可复制性的个性、其营销之情感诉求更多流于表面的时尚,即刻在一夜之间蹿红大街小巷,亦可顷刻之间被时尚抛弃、被大众抛弃。
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本土时尚运动品牌所倡导的时尚,从某种程度而言业已打了折扣。
“对本土运动品牌来说,时尚是个很泛的概念,说休闲也对,说生活也对;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马岗认为,本土运动品牌所提倡的时尚运动,事实上并没有清晰定位,远没有国际大佬们来得精细、到位。
以彪马为例,其按照对潮流敏感度的高低划分消费人群,而后从产品、配合到品牌故事、传播表现,专攻对时尚潮流敏感度最高的人,打击核心时尚人群。反观包括特步在内的国内企业,更多在强调所谓大众化时尚路线,尚未见到向核心时尚人群发力的决心和态势。从某种程度来说,“大众”和“时尚”或许多少有些“拧巴”。
“真正的时尚,应该是创造和领导潮流;而时尚运动,就是在这个领域里,有号召力地去带动消费者。遗憾的是,相当部分企业仅仅是把握时尚潮流,或者是迎合潮流,推波助澜,创造力不够。特步亦如此。”马岗表示。
可见,特步誓做“全球时尚运动第一品牌”的终极梦想未必不能实现,但自然绝非易事,恐怕也绝非短期之事。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