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一水暖企业国家级检测试验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复评,认可其升级为“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该企业并非特例,近年来,泉州纺织、鞋服等各大企业纷纷自建“国家级”检测中心或实验室。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此类中心主要用于企业内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提前把关,要出口或在国内销售,仍需通过具有市场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企业自检缩短研发周期
“我们从2000年开始建立检测试验中心,迄今投入约4000多万元,主要的检测设备有62台(套)。”辉煌水暖集团检测试验中心负责人欧阳松坚告诉记者,目前通过CNAS认可的检测能力10类、58项,而待扩项约有200余项。而争取到“国家级”检测中心头衔的,并非辉煌一家,包括鸿星尔克、九牧王集团、海天集团等多家泉州企业的检测中心均通过CNAS的资质认可。
“一次检测过程,一般由企业送样或检测机构到现场采样后,在固定实验室内使用专用仪器设备完成检测活动,这个周期通常需要半个月左右。如果在企业内部就能完成同样水准的检测,只需几天时间,自然能极大地缩短研发周期。”欧阳松坚表示,如果能在原材料环节就及时把控,不合格的就不会投产,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损失。此外,内部检测还能为企业减少成本,以水龙头为例,在第三方检测平台,一个项目的检测通常要花费3万多元,而企业自检,只需要几千块成本。
出口仍需第三方机构检测
有分析人士表示,获CNAS认可的实验室或检测中心将具备互认资质,也就是说,通过“国家级”实验室检测的产品,相当于拿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通行证。不过,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秘书长陈苍松向记者介绍,这只是在理论上成立,目前欧美、日本与我国在产品质量认证上仍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检测标准越来越多,就算是品牌企业,也无法做到全部由自己完成检测。
“目前在企业内部成立的‘国家级’检测中心,主要还是承担公司内部的检测任务,或者为行业里部分企业提供服务,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并不作为经营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其原因主要在于并未得到国际买家的普遍认可。”陈苍松说,从目前来看,企业在做出口时仍需通过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据了解,在泉州,由政府建立的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有3家,位于安溪的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位于晋江的国家鞋类检测中心以及位于石狮的国家纺织品检测中心。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