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不合格商品易串色
在上海工商部门此次曝光的43个批次不合格商品中,色牢度不合格的商品有21个批次,占总数的48.8%。色牢度不合格,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正常穿用,如和其他衣物混洗,极易沾色,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纰裂不合格的商品有11个批次,占不合格商品总数的25.6%。纰裂已经成为主要投诉项目,主要表现为成衣在袖底、侧缝和背部接缝处脱裂。快时尚服装为了追求裁剪的贴身效果,往往忽略了面料实际的穿着使用性能。另外,还有5个批次pH值超标,16个批次纤维含量名不符实,3个批次产品标志不规范。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快时尚类服装时,要注意看清标志标注,如面料成分、安全类别、质量等级、规格型号、执行标准、洗涤说明等。同类商品应从价格、面料、做工、品牌认知度、厂商信誉度等方面比较选择。在选购时,先嗅闻味道,国家标准规定,纺织品不允许有霉味、石油味、鱼腥味、芳香烃等气味;再查看缝接处是否有针洞等质量问题。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