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奥运营销 毒药?解药?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8日

渠道扩张受阻

依靠不断开店增加利润的做法似乎也走到了尽头。昔日“圈地运动”的速度也明显放缓。2011年,行业老大安踏仅新开229家门店,甚至全年关闭了近百家效益不好的门店;李宁新增门店数也不过2010年的一半,Kappa品牌的母公司中国动向甚至首次出现店铺数量负增长,较前一年减少了632家。

“试图通过新开门店和渠道下沉来维持高利润和高增长已经不现实了。”唐爽爽告诉记者,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普遍采用层层代理的销售模式,随着利润摊薄,落到经销商手上的钱已经不多了,使得渠道拓展缺乏实际动力,而国内体育用品企业渠道已经十分下沉,甚至连村镇都有门店。

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一线品牌步步紧逼,也进一步挤压了国内体育用品企业的生存空间。唐爽爽表示,耐克、阿迪达斯研发能力大大优于国内企业,为了争夺份额,价格上已经走“平民化”路线,国产体育用品的低价优势已经不存在,而奥运营销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和辨识度。

3 压力

赞助费大幅飙升

而另一方面,奥运资源不断提价,成为厂商不得不面对的最大难题。李宁2008年拿下央视体育工作人员服装赞助为6000余万元,一年后到361度手中已经翻倍至1.25亿元。

尽管国际奥委会没有透露门槛最高的TOP赞助商具体价格,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TOP赞助商门槛约为6000万美元,伦敦奥运会TOP赞助商赞助费用最低已经涨到8000万美元。

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赞助奥运会的门槛不过400万美元,28年间涨幅超20倍。

“拿到奥运赞助商的资格只是迈出奥运营销的第一步。”北京星际体育市场总监杨润章表示,赞助商资格实际上只是能够利用奥运品牌进行推广的权益,后期还需要通过地面活动、媒体广告播放、运动员采访等多种渠道让消费者将自己的品牌与奥运品牌相互联系。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