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对于纺织企业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国内国外棉花价格倒挂,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孙立武表示,国内纺织企业用棉成本比国外纺织企业高,出口纺织品价格却与国外产品保持同等价格,巨大的用棉成本差异正在削弱国内纺织品、服装等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由此导致出口增速降低,外单流失情况加剧。
记者了解到,除了优先选择进口棉纱,寻找其他替代品也成为企业减少风险的另一途径。
重庆轻纺服装商会秘书长李勇告诉记者,面对充满变数的棉花市场行情,今年纺织行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纺织品配棉比在下降,涤纶等替代产品的用量在增加。同时,一些纺织企业对产品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服装价格不降反升
“棉价下跌,基本不会引起终端棉纺织产品降价。”重庆轻纺服装商会秘书长李勇分析,以一件成衣为例,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正在下降,人力成本占比则从原来的15%上升到30%,能源成本占比也从原来的10%上升到15%。“人力成本和能源成本挤兑了原材料对终端售价的影响幅度。”李勇说,对品牌服装企业更是如此,特别是定位中高端的品牌企业,由于产品附加值较高,原材料波动对他们的影响更小。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