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靠种棉花大赚一笔,没想到结果却是成本上升,产量降低,价格低迷,连本钱都难收回,这令赵建普苦不堪言。继续储存需要专人看管不说,还担心棉花受潮,品质受损。为增加效益,尽快将囤积的7万多斤棉花出手,收回成本,赵建普试着将棉花加工成被套来销售。但由于信息闭塞,销售渠道仍然不畅,只是偶尔有邻近村庄结婚办喜事的乡亲要上几条,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为此,赵建普希望能够通过报纸寻找到大的买家。希望有需求的企业和爱心人士伸出手帮这位农民兄弟一把。
进口棉可望不可得
国内棉价偏低,棉农惜售,于是棉纺企业四处求购更为低价的进口棉花,但也往往失望而归。据报道,近日,山东丰源纺织厂经理刘云勇往青岛保税区跑得特别勤,目的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办法买到港口仓库里的进口棉花。刘云勇说:“现在是等着棉花用,等着便宜的棉花用,现在的情况国内外棉花的差价大概在每吨2000元左右,这个差距应该说是非常大的。”
这样便宜的进口棉花可不是想用就能用。按照现行规定,棉花属于限制进口商品,企业必须申请配额使用。然而,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陆续发放的进口配额今年却一直不见动静,企业想买也买不了。
根据国家棉花进口关税政策,进口棉配额包括1%关税配额和滑准税配额两部分。所谓滑准税是一种关税税率随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由低至高设置的计征关税的方法,可以使进口商品价格越高,其进口关税税率越低,进口商品的价格越低,其进口关税税率越高。其主要特点是可保持滑准税商品国内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尽可能减少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