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一场成功的产业对接
仅仅几年时间,广西蚕业就在风起云涌的产业承接大潮中力拔头筹,“十五”期末全区蚕茧产量登上全国榜首,“十一五”期末全区生丝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两大步”创出了“6个历史新高”:桑园面积创历史新高,蚕茧产量创历史新高,蚕农收入创历史新高,生丝产量创历史新高,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实践证明,蚕业已成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成功的领域之一,是一个具有广西特色和优势的富民强区新产业。
靠什么力量让同在起跑线上的八桂脱颖而出、抢占先机?靠的是广西发展蚕业较强的比较优势;靠的是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抢抓机遇,高度重视;靠的是农业和蚕业战线干部职工狠抓落实,齐心协力;靠的是农民群众辛勤耕耘。因而,在江浙等传统蚕区生产持续萎缩之下,广西却在产业承接中异军突起,初步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发展新格局,成为了中国桑蚕业一面旗帜,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在看到辉煌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广西蚕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人员较为短缺。按照“十二五”时期广西对蚕业发展的定位,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解决制约广西现代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产业品牌、提升产业服务、充实人才队伍、挖掘产业潜力、扩大开放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加快转变蚕业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从“东桑西移”向丝绸承东启西推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移。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