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朱宏任:三点措施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纺织产业转移工作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2日

三、积极提升下一步纺织产业转移工作水平的几点要求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产业有序转移,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基本要求。《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考虑资源禀赋、消费市场、产业基础、环境容量、运输条件等因素,以提高产业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原则,引导纺织产业有序转移,促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区域布局。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要以规划为指导,推进纺织产业有序转移。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落实和政策保证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产业有序转移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任务要求。为做好“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各项工作,从国务院到各地方政府都出台了极具指导意义的规划,各地区、全行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规划对产业转移的要求,做好贯彻落实。加大政策研究和落实力度。针对产业提升和产业转移,各地和行业管理部门都出台了具体措施,要结合当前实际,提高政策执行力度。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即将发布,指导目录对各地优势产业发展将给予明确,也会引导土地、环境、信贷等政策聚焦,希望发布后认真落实。现在各地出台的产业转移支持政策主要集中在推动转移的投资环节,各地尤其是广大园区管理者在一线身有体会,要加强对转移后企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研究,提高企业转移和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政府职能部门要科学定位,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各类企业在产业转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现在承接转移,政府主导性还很强,应减少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加强规划,注重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着力培育优势企业和产业,在科技、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
  (二)立足产业升级推动产业转移
  纺织产业转移必须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要率先实现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注重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的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东部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实现产业提升。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纺织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肩负着推动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掌控全球纺织价值链高端的重任。要推进中心城市都市产业建设,培育建设全球或区域性纺织服装时尚创意中心、营销中心、贸易中心、品牌中心和购物(消费)中心。要发展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制造业。
  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要与培育优势产业相结合。中西部地区在土地、劳动力、原料、能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承接转移,可充分发挥我国区域经济互补性强的综合优势。要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充分依托当地原料、劳动力等优势,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利用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发展纤维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等高技术产品,力争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占据先机,形成新的增长点。要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选择产业基础好、物流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的工业园区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吸引关联度高的项目向园区集中,提高配套能力。要注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足当地实际,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提高工业园区发展水平
  当前中西部地区主要通过工业园区来承接产业转移,因此,发展好工业园区,有利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有利于促进园区内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提高园区发展水平过程中,要发挥园区内龙头企业作用,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大力培育优势突出、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提高规模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发挥其在品牌辐射、技术示范、信息传播和销售网络中的带动作用。推动组织结构创新,引导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配套水平。要加强园区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环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以满足园区内企业共性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及公共设施共享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园区内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增强公共服务平台在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支撑能力。在园区建设中要注重产业链配套。当前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优势是产业链配套齐全,整体作战能力强。在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中,要将产业链整体优势继续保持和提升。产业链配套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园区内实现配套,如园区内在纺织、印染、服装上能形成产业链衔接;二是跨区域实现配套,如溢达集团在新疆布局的棉纺企业与其在广东的服装产业形成配套。
  (四)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的长期性工作,需要各方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实现共赢。在当前产业转移工作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好项目找不到合适的转移地点,承接地找不到适合当地环境的项目,企业和地方都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充分依托行业组织,加强信息共享和项目对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推进产业转转移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专门成立了产业转移工作办公室协调推进各行业产业转移工作,还将与部分园区共建产业转移试点,推进园区纺织产业转移工作。希望各地加强和协会的联系对接,加强转移项目跟踪和信息共享。各部门、各地区和行业间要加强协调,形成互动。当前产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更好促进决策和政策的科学性,要加强中央和地方,部门间、地区间的协调配合。地方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有好的经验,要及时与上级部门和兄弟部门进行交流,形成良好互动。我部在河南、新疆连续召开了全国产业转移对接会,今年9月还将在河南召开产业转移对接会,目的也是加强交流,合作推进,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同志们,纺织产业转移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而艰巨。在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难免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改革创新。我部今年将重点推动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中小企业服务年、百项技术创新推动工程、质量品牌建设年、宽带上网提速、两化融合深度行等六项行动计划,这六项行动计划,对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纺织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取得纺织产业转移新成效,开创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新局面,为实现纺织强国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