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化纤专区 >正文

再生化纤行业在“喜”与“忧”中绽放“奇葩”

——专访中国化纤与纺织行业专家顾超英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4日

记者:您对中国再生聚酯的未来是否持乐观态度?
  顾超英:展望未来,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当然原生聚酯和再生聚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有稍微有些矛盾因素所在,曾经有行业人士说,再生聚酯产业的发展会不会抢夺了原生聚酯的部分“羹”?毕竟过去所谓的“废物”直接就是淘汰了,如果把废物当作宝贝回收回来继续不断利用,那么让原生聚酯的销售量受到一定的影响。2010年我国再生聚酯产能达到620万吨/年以上,产量接近400万吨,成为世界再生聚酯的第一生产大国。2011年产能达到了700万吨。2010年,全国再生化纤产业实现总产值约400亿元,利润20亿元。2011年再生聚酯生产厂家已经从2010年的400多家发展到600多家。“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聚酯产能将达到830万吨/年,产量600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江苏、浙江两省占了总差能的近70%,福建、广东占11.3%。这四个省都拥有产业链完整、功能完备的纺织产业集群,集群效应促进再生聚酯及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构筑竞争优势。我国再生聚酯产业还具备明显的区域特色优势,如浙江慈溪地区以涤纶短纤填充料和再生涤纶长丝为主导,江苏江阴以棉型的再生色纺涤纶短纤为主,广东普宁的特色是特本白棉型涤纶短纤,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较高的区域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中国再生聚酯产业资源整合、抱团发展,提高市场话语权。2012年第一季度获悉,日本帝人公司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合作,首先开展纤维循环再生事业,《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帝人公司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希望以协会为中介,与中国服装、化纤企业开展合作。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帝人公司认为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业务是合适的在华发展战略。根据中国“十二五”规划对发展再生纤维提出里明确的目标,帝人首先在华开展服装循环再生事业,将与浙江佳宝新纤维公司合作,回收工厂制服,对聚酯纤维进行循环再生,计划2014年正式在中国开展该事业。帝人公司在纺织品、服装循环再生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1994年在江苏南通成立了南通帝人有限公司,从事纺织纤维研发和深加工。在中国的首个制服再生业务是使用再生纤维为朝日啤酒在山东的公司员工生产了200套防寒服。另外,下游回收利用的透明聚酯瓶市场依然非常的乐观,据悉,可口可乐公司承诺为2012年在英国召开的奥运会提供100%使用后回收利用的透明PET聚酯瓶。可口可乐公司与伦敦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的废物管理合作伙伴Sita英国公司组建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在奥运会结束前6个星期内循环回收这类材料制成8000万只新的可乐瓶。可口可乐公司将回收自己的瓶子以及其他公司的瓶子。Locog目标是使垃圾填埋场实现零废物,并承诺所有废物至少有70%将被重复使用、回收利用或作堆肥。可口可乐公司称,其自己的回收将占到奥林匹克园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的约五分之一。
  因此,在中国再生化纤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攻关解决化纤(主要成分为涤纶)最终制品回收项目,攻克化学法技术难关,即实现“衣料大循环”。直到目前,中国再生聚酯产业主要的资源来源仍然是废旧聚酯瓶,其次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丝、泡泡料等,对废旧衣物的循环利用进展缓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化学法等关键循环技术的滞后有着密切关系。对于未来,中国将继续主导全球聚酯产业,并在其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纤维领域的领导力将继续强化,非纤产品应用的新领域有望突破。由于供应和需求关系的变化,无论是原生聚酯行业还是再生聚酯行业的竞争也将越发的激烈,未来新一轮的洗牌不可避免。大型各类品种的聚酯企业将不断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并有可能强化区域性的领导力,中小型聚酯企业将趋向于做差别化产品,强化在细分市场上的占有率,增加附加值。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6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化纤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