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刘忠良: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三大真正根源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5日

四、计生利益集团正挟持中国经济进入地狱
 
无论说是改革滞后、民主法治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还是说贫富差距过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都远远比不上超低生育率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危害。

经济是什么?经济就是人先生产创造,然后再消费这些产品和服务,经济就是人的生产消费行为和结果,所以人口就是经济的活动主体和生命载体。一个经济体发展如何,竞争力如何,最终实力如何,人口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决定最终经济实力方面,人口实力几乎就是一切。

中国的计划生育和其所宣称的人口思想,就是“目中无人”,把经济社会中的“人”抽调了,或者认为其影响不大。真是末本倒置,经济是人的生产消费活动经济,人口是经济的皮,GDP只不过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人口,GDP就是零蛋,一切财富缩水为零,一切创造沦为废墟。人口实力大幅下降的结果,必然是经济潜力、经济竞争力和未来经济实力的大幅萎缩。

比如说日本、新加坡,有什么资源?一个国家,除了人口和一片甚至可以寸草不生的地皮之外,他可以什么资源也没有,这不影响它成为发达国家或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不知中国计划生育、少生孩子,除了降低人力资源投入进而短期增加物力资源投入和断绝未来发展之外,还能为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折腾!计生委被称为“寄生委”恰如其分。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2010年生育率仅为1.18,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6%,发达国家水平的69%,中国之外发展中国家水平的38%。

或许有人认为,由于躲避计划生育罚款,新生儿童一般存在漏报,所以生育率应该比这高一些。我们以2010年人口普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做对比,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数,则2000年人口普查时0岁儿童漏报率不足4.57%。假定2010年0岁儿童也存在相同比例的漏报,以此估计2010年总和生育率略低于1.2377,但仍属1.2左右。

实际上,由于年轻人生育意愿和生育率下降、人口政策有所放松、可以生二胎的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未完全实施一胎政策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年轻育龄妇女占比增加,经过这10年变化,所谓的“超生”应该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为躲避计划生育罚款的漏报儿童应该大幅减少,再考虑到这次人口普查漏报率很低,所以实际生育率也只能是1.2左右,偏离很小。

作为同属中华文化圈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生育率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比较类似,只不过是人口状况变化比中国略早一些。在老龄化程度比中国高的情况下,2009年韩国、新加坡0-14岁人口比例分别为16.8%和16.3%,中国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为16.6%,而韩国、新加坡近年来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2和1.1左右(现在分别降低到1.2和1.1以下),所以中国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低到1.2左右是可信的。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孩子出生时的母亲年龄众数是24岁,其中第一胎母亲年龄众数是24岁,第二胎母亲年龄众数是28岁,第三胎及以上母亲年龄众数是30岁,分别对应为1986年、1982年和1080年。也即是说,现在中国的绝对生育主体是80后女性。在高房价高物价高奶粉价格高幼儿园价格及绝大部分年轻人已经离开农村和“鸭梨山大”的情况下,中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进入超低生育率时代,即便是鼓励生育也难有起色,更别提放开生育后人口爆炸了。

按照1.2的总和生育率,未来人口每过一代约30年就会减少45%。按照1.2的总和生育率和不变的80岁人均寿命推算,中国人口将从2030年开始每过30年减少45%, 2060年降低到7.15亿,2090年为3.93亿,2120年为2.16亿,2150年为1.19亿,2180年为0.65亿,2210年为0.36亿,2240年为0.20亿,2270年为0.11亿,2300年为0.06亿。即2300年原中国人口仅剩下600万,不足现在的0.45%!崩溃!

在中国超低生育率的今天,早已需要鼓励生育,而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早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寄生虫,计划生育已经塑造了一个利益集团,他们的部门利益及其宣传的错误人口思想和人口恐惧心理已经绑架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在超低生育率之下,继续计划生育,就等于是他们的部门利益挟持中国未来进入地狱!

日本在1980年代,城市化工业化完成,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差距消失。与此同时,1990年日本25至34岁人口组数量比1980年25至34岁人口组数量下降了20%,然后房地产在缺乏人口支撑下泡沫破裂。在最具消费活力和创造能力的年轻人口快速减少的情况下,日本就此拉开了“失去十年”再“失去十年”和未来永远“失去十年”的序幕。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到2025年中国25至34岁年龄段人口将比2015年减少23%以上,其中2025年中国25至29岁年龄段人口比2015年减少41%,这决定中国的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产业过剩大危机不可避免。当然,或许无需到2025年,这要同时考虑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可利用的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和贫富差距危机的爆发,才能确定一个更精确的超低生育率的经济危机大爆发时间。但可以确定,中国经济在2020年代绝对难逃超低生育率的劫难!

2013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也就开始减少了,同时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已经接近利用完毕,至少农村年轻人口已经没有可以再转移的了,剩下的大多是一些难以转移或不愿转移或转移了也没多大经济价值的农村中老年劳动人口。转移劳动力数量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接近停滞,不久后将陷入负增长(回农村养老)。
  在年轻劳动人口快速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后续动力就是提高年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中国近年来和未来的经济发展,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大跃进功不可没。但可惜,由于年轻人口的迅速减少,2012年的中国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75%,而美国高中生升大学的比例也就75%左右。中国依靠提高年轻人口质量从而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后继乏力。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2018年大学年龄(18-22岁)人口将只有2008年的55.6%,10年将近减少一半!在生源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一些末流高校陷入困境,按照百分制计算现在连不到30分的考生就可以上大学了,不知这样的大学生还有什么质量可言?

大学适龄人口的快速萎缩,一些高校面临生源危机,这不仅意味着提高年轻人口质量的发展模式即将终结,同时意味着中国最具生产创造活力、最具消费活力和推动城市化工业化继续发展的最后力量在快速萎缩(难道要小学毕业的中老年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吗?),在中国与发达国家可利用经济技术差距快速缩小和不得不依赖创新进一步推动经济走向更高水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能维持多久?

悲哉!危兮!有多少人认识到超低生育率这个迫在眉睫的危机?这就跟1980年代日本人也意识不到其经济增长可以从4%降低到1%一样,中国人在计划生育几十年来的单方宣传教育下更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中国面对超低生育率的人口政策则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或许还有人认为,或者一些经济学家(比如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见其谬误政策结论的报告《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二):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挑战》)和人口专家拍脑袋认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是老年劳动力减少,所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不大。这是不假思索、理所当然的拍脑袋。

实际上,尽管2013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老年劳动年龄人口是增加的。按照65岁退休年龄,2013年退休的是1948年出生的,但随后就开始新中国第一次婴儿潮和接着更大的第二次婴儿潮。倒金字塔的人口结构和中国人口历史决定目前中国老年劳动力处于持续增长阶段,一直到第二次婴儿潮人口大规模退休为止,也即到2028年,在此之前的中国老年劳动年龄人口都是增加的。

所以,中国未来十几年的劳动力减少,不是老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而是年轻人口快速减少造成的,是因为老年劳动人口增加已经无法弥补快速萎缩的年轻劳动人口。从大学适龄人口快速萎缩和高校持续快速扩大的生源困境来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间不多了,中国绝对无法跑赢由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所带来的政策人为的“未富先老”。而至于养老,显然许多人还继续活在“计划生育好,政府给/帮养老”的梦中。

什么人口减少就更富裕了,什么人口减少就业压力更轻了,等等,强制计生和一胎政策所宣称的美好未来,看看未实施过这样政策的且已经鼓励生育几十年但仍未摆脱低生育率危机的欧洲和日本,两个字--“扯淡”!但由于计划生育部门利益,特别是计划生育几十年来单方宣传教育所赋予中国人的错误人口思想,却让中国继续这样自毁未来的政策。

即便中国2013年彻底停止计划生育并开始鼓励生育,使生育率提高一点,这样增加的孩子也只能出现在2014年,如果18岁参加工作是2032年,如果22岁大学毕业工作则是2036年,那时中国由超低生育率所导致的经济大危机或者说经济沉沦早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中国早已经错过人口政策调整的时机、早已经错失挽救自己未来危机的机会。但可笑又可悲的是,中国还在实施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还在争论到底要不要放开二胎,我那反思错误人口思想、拯救民族未来的书稿《中华大危局--之新千年人口危机》竟然找不到一家敢出版的出版社。真的无药可救了。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7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