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人工上涨订单减少 上半年南京九成服装企业亏损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6日


    南京金斯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春虎之前一直从事外贸工作,对国际贸易环境比较熟悉。他说,孟加拉国的月劳动力成本仅100美元,而南京的劳动力成本却高达400-500美元。从原材料角度来看,孟加拉国的棉花价格每吨仅在1.3万元到1.4万元,而中国却高达2万元。与泰国、越南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是他们的5—6倍,差价最高可达10倍。冯春虎认为,传统的服装行业在中国很难再有生存的空间。  
   
    出路:尝试内销市场,转型升级走品牌之路  
    在发现服装企业的困境之后,六合区总工会、六合区工商联等部门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寻找出路。近日,六合区总工会专门邀请该区20多家服装龙头企业老板协商实现企业和职工双赢的对策与办法。同时该区服装行业工会发出倡议,引导职工与企业共度难关,化危为机,共谋发展。  
    关于服装企业的出路,张文山认为,中国是老牌服装制造大国,不会就此被东南亚市场取代,国外很多一线大牌特别是需要配合手工的技术活,还是需要放在中国生产,我国有很多好手艺的服装工人。服装企业也要想办法改变现状,让企业转型升级,比如创建自主品牌,拥有自己绝对的市场定价权。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服装模板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那些低档次、产能落后、难以升级的小微型企业很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不少服装企业正在转战内销、尝试开拓网络营销渠道。“依依制衣”是位于江宁区淳化街道的一家服装小企业,公司现在淘宝网上有一家四皇冠的网店,店里销售的都是年轻女性的时尚服装。网店负责人赵蕾告诉记者,公司有自己的时尚买手和设计师,每个季度都会掌握最前沿的时尚资讯,推出姑娘们最喜爱的衣服,销量好时,一天能卖出2000多件衣服。  
   
    市总工会小贷中心推出“还款与续贷无缝对接”  
    记者从市总工会小额创业贷款担保中心获悉,他们有20%的贷款户是从事服装加工,这些贷款户目前资金链紧张,下半年还款遇到很大困难。  
    担保中心负责人施永英告诉记者,中心有50多名贷款户从事服装加工,是所有贷款额最多的行业。这是因为中心成立之初,贷款者都是“40、50”下岗人员,他们很多是从纺织、服装类的企业下岗,再加上服装加工门槛较低。上半年,中心工作人员对贷款户跟踪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服装加工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初步统计,服装企业约有700多万元的贷款额存在还款困难。这些年,中心的还款率几乎每年都在99%以上。即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款率也达98%。  

<<上一页[1][2][3]下一页>>
阅读数量(22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