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棉花库存处于高位
当前国内的主要港口棉花库存都处于高位,主要原因是内外盘价差较大,而滑准税配额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大量的贸易企业外棉到港后不能通关。国内的棉花贸易企业在采购外棉之前,一般是先交20%的定金,办理90至180天的信用证,然后凭信用证与国外贸易公司签订棉花采购合同,外棉到港后先存放在港口,企业拿到配额并找好买家后将棉花运出,最后在签订合同90天内与国外贸易公司结算付款,完成棉花进口的整个过程。当前的外棉较国内棉便宜4500元/吨左右,要想使用外棉就必须要有滑准税配额,而当前配额已经炒至3500元/吨,占总价差的78%左右,算上关税和增值税加上港口库存费和运费,棉花通关后利润空间近无,只能等待收储时国内棉价能有所上涨。更为重要的是棉花需求不旺,即便外棉的通关成本较低,国内较低的用棉量也不支持外棉港口库存迅速消化,只不过会从港口库存转移到商业库存而已。据悉,目前港口库存在70万吨左右,并且7至8月份,澳大利亚棉花和巴西棉将陆续到港,港口库存还会继续增加。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