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临时收储政策最终以19,800元/吨的价格收储了312.5万吨的皮棉,使得2011年底至2012年3月左右国内标准棉价格一直稳定19,300至19,600元/吨,近月才逐渐跌至18,000元/吨左右。
根据中国棉花协会刚刚发布的5月形势月报,扣除滑进税后的进口棉折人民币15,366元/吨,较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19,086元/吨已经低近4,000元/吨。6月份,该价格差还在继续扩大。
该巨额的价格差被认为削弱了中国纺织服装的国际竞争力。对比印度、孟加拉国等竞争对手的用棉成本,中国纺织服装的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外,又多了一个利空因素。
2011年度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虽然造成了内外棉巨额价差该副产品,但却有效防止棉价的大起大落。
中国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处长张显斌2012年5月中旬在全国棉花会议上评述说,该政策保持了中国大陆棉价的基本稳定,给生产经营企业创造了可预期的市场,保护了棉农利益,有效防止2012年棉花生产大面积滑坡。
他说,任何一个政策并非是十全十美,实行临时收储政策本来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从稳定中国棉花生产的角度看,我们收储价格应该再高一点,但是从维护纺织出口竞争力角度来看价格又不能太高。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