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时装市场前途广
在英国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的职业发展大部分以回国就业为主,大多数又以从事商业化设计为主,像陈禹含一样在劳伦斯•许的工作室做原创设计的相对较少;也有一些人留在英国发展,从大品牌的实习生做起,寻求就职机会;还有极少数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以Masha Ma和杜旸为代表。
将于九月底推出同名设计系列的中央圣马丁女装设计专业研究生——万一方,即将成立设计室自立品牌。万一方坦言,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不那么顺利,“凡事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商业运作的部分,要考虑之前很多不用考虑的事情,比如成本和支出。”由于没有商业运作方面的相关学习背景,万一方只能向朋友请教,还得自己写商业计划书。
“这对我推出自己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万一方无奈地表示,“虽然我对自己的品牌未来发展很乐观,也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但还是希望得到市场和公关的支持,特别是投资商的注资。”
成立个人工作室的华人设计师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华人设计师还是看好中国未来原创时装业蕴藏的巨大潜力,选择毕业后回国发展。陈禹含表示,无论是成立自己的品牌还是为华人品牌工作,华人设计师在国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陈禹含解释说,“随着中国人品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将转变从‘没有设计’到原创设计渐渐盛行的局面。中国服装业要想打破之前以抄袭为主的畸形产业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得引进一些新的有想法的设计师。但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恰恰不能培养出原创设计师,而海外背景的设计师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
金若忻也赞同陈禹含的观点,她也对中国原创时装业的前景有信心。她计划在硕士毕业之后,与几个在海外读书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在中国创立一个品牌,并希望他们创立的品牌能得到国际的认可,“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也有好的设计师。”
一直从事“高级定制”的设计师劳伦斯.许也对中国的“高级定制”服装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高级定制”有需求,这对有海外教育背景的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机遇。“海外留学的设计师给国内的设计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他们具有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对中国时尚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