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外需不振,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行业整体效益大幅下滑,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风险,纺织行业价格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疲弱的需求下棉花价格依然易跌难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头5个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906.42亿美元,增幅同比减少24.4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上涨因素,纺织行业实际出口量仍是负增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内销产值17571.58亿元,增幅同比减少18.51个百分点,表明纺织行业内销增速明显放缓。
进入7月份,随着传统淡季的来临,纱布销售各项数据下滑更加明显,市场价格战更加严峻。各纺企为回笼资金,竞相压价,常规品种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J50S、J60S、J80S等高支高密品种订单明显减少,库存日渐上升,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持续下滑;21*21 63"、20*16 63"等常规品种受到进口坯布冲击较为严重,销售困难,被迫加入了“价格战”的行列;前期表现尚可的特宽幅床品面行情已经止涨,后期订单也有逐步减少的趋势。
显然,上游棉花及涤纶短纤价格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若上游价格上涨,纱布价格却迫于库存压力无法跟涨,反而会增加生产成本;若上游价格下跌,那么纱布价格势必会顺势下跌,甚至跌幅将远远大于原料价格的跌幅。纺企为了维持资金链顺畅、减少库存,降价似乎是一条不得不选择的道路。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