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棉花专区 >正文

额用完陷困境 进口棉严重压港纺织业吁提高出口退税率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0日

河南一家棉纺厂负责人介绍说:“厂里1~3月份外棉使用比例达到65%左右,疆棉和地产棉仅占35%,但4、5、6月份进口配额紧张,进口棉使用比例下滑,6月下旬外棉只占35%左右,新疆棉的比例升至40%以上,但新疆棉价高,我们希望能多发放配额,来缓解高棉价的压力。” 
  进口配额问题困扰着国内多数棉纺织企业,国内一家大型棉纺织高管坦言:“公司进口配额已全部用完。国内外棉价合理差距在2000元/吨左右,但现在都已经4000元/吨~5000元/吨了。公司主打产品是色纺纱,棉花占业务成本超过70%。加上公司直接出口比例接近40%,间接出口比例更高,而且订单主要源于海外。内外价差大,进口配额又太少,无疑会影响公司海外市场份额。“ 
  棉花前景毋庸置疑 须求良策解除后患 
  棉制产品具有舒适、透气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从长远角度看,人们对于穿衣的刚性需求将永远存在,而作为国内民生和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可以说发展空间广阔,棉纺织产业的发展前景更是毋庸置疑,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市场对于纺织品需求的恢复和增长是迟早的。 
  然而,用棉成本高于国际市场却是长期困扰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问题,尤其是近多半年以来在其他各项成本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表现得更为突出,已经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下滑。不少棉纺织企业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替代品,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监测的数据以及调研了解的情况,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因国内棉价不具竞争力而降低纯棉类产品比重的现象比比皆是,非棉纤维替代棉纤维已形成一种趋势。 
  杭州许多纺织企业的产品是粘胶棉混纺,形成了特色。这种以棉短绒或者木材为原料制成的人造纤维,能够很好地取代棉花,一些粘胶新产品也很受市场欢迎。有企业加大麻纺和竹纤维等非棉纤维的研究力度,除了麻纺织和竹纤维有其自身的抗菌除臭等优势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们是与棉花最接近的天然纤维,是最具替代性的纺织原料。 
  但这似乎就是个悖论,棉纺织行业怎么能摆脱对于棉花的依赖,寻找替代品不过是解一时之需。当前,国内企业无法使用到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相当的棉花,已经输在了国际竞争中的起跑线上。当务之急,要尽快缩小内外棉价差,让国内棉纺企业能够用到物美价廉的棉花,才是抚平我国棉纺织行业“伤痛”,唤醒棉纺织市场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 
  有企业呼吁加大棉花进口配额的发放,但是相关专业人士指出:“国家着眼的是长远利益,而非某些企业的利益,增发进口配额并非灵丹妙药。” 
  鉴于当前国内外棉花差价过大导致纺织行业严重困难,记者了解到纺织行业已通过协会和两会代表建议等途径,提出包括缩小国内外棉花差价、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完善棉花税制体系、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等建议来解决当前困境。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33)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棉花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