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家纺专区 >正文

家纺行业三四线市场这块肥蛋糕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2日

4.三、四级城市的经销商,大多直接面向终端客户,他们对产品的丰富性要求较高。在三、四级城市,对单个产品需求有限,仅仅依靠一两个产品线无法支撑经销商的发展。因此三、四级城市经销商,大多是复合型的,往往能将不同品牌的产品穿插起来销售,而作为大分销商,在产品丰富性上,需要满足三、四级城市经销商的要求。

5.在拓展三、四级城市渠道的路途上,各大分销商关注的重点之一是风险控制。谁能做好这一点,谁就可能得到很好的回报。而对于三、四级城市经销商而言,由于他们的资金实力相对薄弱,对他们进行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四级市场的渠道策略

1.培养渠道。首先,三、四级市场本身的市场容量很有限,不适合多家经销商共存。倘若高估了市场容量,盲目增设多家经销商,也许在最初增加经销商时,销售量确实可以有所增加,但是在上升到一定数值之后,也许销量的曲线会走平线或者向下走,这就违背了增设经销商的初衷了,而且最为可怕的恶意杀价就有可能呈蔓延之势。这也与厂商“培养市场”的出发点背道而驰。

2.步步为营。在拓展三、四级市场的问题上,厂商也要本着步步为营的策略,按照已有的渠道管理模式进行。这样的优势在于大品牌厂商制定了非常全面、宏观的策略,可以保持一、二级市场与三、四级市场渠道策略的连贯性,确保厂商的大战略。不过,对于三、四级市场来说,任何品牌,无论它在一、二级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如何,对于这个市场都是一样地陌生。所以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市场时,新品牌也好,大品牌也罢,从市场的认知度上来说,它们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3.深入挖掘。面对一、二级城市的激烈竞争以及某些产品市场日益饱和,深入广阔的三、四级市场确实是一条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比起一、二级市场的激烈竞争,三、四级市场的投入与产出比无疑需要认真考量。何况,国内各区域市场的发展不平衡性非常突出,消费习惯、品牌倾向乃至风土人情千差万别,这些都加剧了厂商投入的风险。如果只是简单拷贝在一、二级市场的成功经验,则很有可能徒劳无功;针对各区域市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没有足够的财力交学费恐怕很难在各区域市场遍地开花、建功立业。

4.培养核心。采用从总代理到核心代理的渠道分销体系,并严格设定各级代理商的数量,核心代理商的数量也要严格限定。通过数量控制,着重培养核心渠道伙伴的分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代理商实现利润最大化。

总结:现在各大家纺品牌的竞争层次和网络布局重心,还在一线和二线市场的国际大都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竞争日益激烈、营销费用不断增高,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而乡、镇和县级市场的竞争对手少,竞争并不激烈,正是“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谁率先在三四线市场发力,必能抢占这块肥肥的蛋糕!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506)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家纺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